专家点评河北省涿鹿县教改为何失败
日前,河北省涿鹿县教科局局长郝金伦满怀激情的辞职信引发热议。在信中,他提到实行了两年的全县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失败,迫于多方压力,选择辞职。(7月21日澎湃新闻)
从郝金伦局长的信中可以看出,当地教育改革的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改革未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教育改革需要行政人员、媒体、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不能缺少任何一方力量的支持。就行政力量而言,郝金伦局长提到,自己在做事的过程中因为过于公正,而得罪了不少官场同僚,从而遭到了一些人的排挤。在媒体方面,郝金伦局长也提到,当地的贴吧诋毁课改和教育局长的帖子比比皆是。在教师和学生方面,基本上没有考虑他们的心理诉求。家长也对教学改革了解得不深,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在这种环境下,要想改革成功,简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实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领导者必须以智慧处理好各方关系,充分地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真正地做到左右逢源,只有这样,教育改革才有成功的基础。
二是改革过于激进。教改成功的学校,一开始往往是从学校内部发起的,而不是靠行政力量推动的。教育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如果不考虑教师的心理诉求,而采取过于激进的改革措施,最终会招致教师的反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最为密切,当教师对教育改革存在负面情绪的时候,必然会波及学生和家长。教育改革的主力便演变成了阻力,使原本就有难度的改革雪上加霜。教育改革切不可激进,在改革初期,可以进行初步的统计调查,利用行政力量将致力于教育改革的教师调整到同一所学校中去,树立起几所优质的改革示范校,引导教师积极地与家长沟通协作,逐步扩大改革的影响力。
三是改革没有处理好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关系。郝金伦局长在信中提到,自己对传统教育模式深感不满,希望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减少学生学习负担。这样的想法与做法,或许深受学生欢迎。但是学生是缺少话语权的主体,真正的话语权掌握在家长手中。在教育领域,任何的教育改革如果没有良好的成绩作为保障,注定会失败。为提高学生成绩,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借助行政力量,设立考试研究机构,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地参与考试研究,使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应试技巧。其实,教育改革与应试并不存在着多大的冲突,主要是需要教师进行合理地处理。当学生的考试成绩提升了,家长和社会各界自然会全力支持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