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君鹏告诉记者,走班的同学成绩都差不多,没人觉得太简单,也没人听不懂,上课效率很高。在他看来,走班虽然没了固定的“同桌的你”,但也认识了一些新朋友,交流更多了,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同年,和青田中学“齐步走”的有4所普高。次年,浙江省教育厅扩大试点范围,增加杭州二中、杭州师范大学附中等7所学校。2015年,省教育厅要求,全省所有普通高中都要实行必修课分层走班。
“走班,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破冰之旅’。它让学生可以主动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传统教育‘工厂化流水线培养人’模式的根基。”刘希平说。
浙江必修课分层走班的步子越迈越大。一方面,是先行学校的“草根式”探索初见成效,学生喜欢,家长乐意,成绩也明显优于非走班的学生;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诉求,则是走班制扣结着另一项顶层设计——浙江要对高考“动手术”了。
2014年9月,浙江发布重磅消息:2017年浙江高考不再分文理科,实行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相结合。除语文、数学、外语3门是统一必考科目外,考生根据自身兴趣及想要报考学校和专业的要求,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不再一考定终身,不再文理分科,把选考的权力交还给学生。改革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如果高考改革遥遥无期,这意味着,高中新课改会走得有些踉跄,一只脚往前走了,一只脚还在原地。”刘希平道出了改革的初心。
现在,改革推演出来的逻辑已经非常明显:学生可以选考必修科目,以往单一的行政班教学将被逐步打破,走班势在必行。之前试点走班制的校长们庆幸自己先走了一步,其他更多的学校也不再观望,正迎头赶上这股改革的大潮。
台州一中向学生许诺,只要“有分层,有特长”,学校就会满足学习的需求进行走班。天台中学则在附属初中提前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在高一选课走班中争取更多的主动。
“不只是学生喜欢,大部分的家长也很支持这些改革。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教学管理能力,让学生选到中意的学科,两年后考上中意的大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样化选择教育中,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现在校长中持这种看法的人似乎越来越多。
今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浙江新高考启幕——首次学考选考开考。全省共有24.9万名考生报名,考试共57.48万科次。考生普遍认为,新高考“自助餐”式的选考科目,何时考、考什么完全尊重考生的选择,让考生拥有更平稳的应考心态和更稳定的临场发挥,对接下来的高中段学习有了更多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