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本土课程助力特殊教育学生就业

教育动态2018-12-22王华老师

日前,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荧屏特殊教育学校活动教室内,13名听障学生坐在织锦机器前专心致志地学习土家织锦制作工艺。来自恩施州土家山寨织锦工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田若兰女士,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习制作土家织锦“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在土家语里的意思是花铺盖,朴素雅致,美观大方。产品包括被面、香袋、旅游袋、领带、绣花鞋、壁挂及民族服饰,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被视为土家人智慧、技艺的结晶,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恩施,每年有成千上万件纯手工“西兰卡普”产品通过电商、现代物流等方式售往世界各地。

为使残疾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宣恩县荧屏特殊教育学校采取校企联合方式开设土家织锦课程,学校提供织锦培训基地场所,织锦工艺企业恩施州土家山寨织锦工艺有限公司提供机器和技术指导。参加培训的学生培训合格以后,企业将以下订单的方式给校方提供加工产品的来源,并按不低于市场采购价的订单价格回收合格产品。此外,培训结束后,经过考核合格,根据残疾学生本人意愿,还可参加招聘进入织锦工艺企业工作。

校长罗杰说:“今年学校首次将织锦作为课程对学生进行培训,此举不仅解决了部分残疾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有利于传承土家族传统手工技艺。”

田若兰介绍,学生上机之前,他们对“西兰卡普”有了简单的认识和了解,授课教师就“西兰卡普”的分类、制作“西兰卡普”所需的原材料、织锦的几个基本动作以及“西兰卡普”的制作意义都对学生做了详细的讲解。

16岁的听障男生蒋洋是学习中最认真的一个,通过一个星期基本功的学习,完成了第一幅作品“八面花”。老师把他的作品挂在学校的展示墙上,全校的学生都过来围观,同学们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这个不会说话的学生腼腆又开心地笑个不停。学校教师陈金说:“我和孩子们一起学的,感觉孩子们学这个更容易,因为他们本身听不到,所以做这些事更专注,更容易学成。”

蒋洋的父亲蒋福兴来学校接孩子的时候,蒋洋的班主任把蒋洋制作的“西兰卡普”给他看,蒋福兴一边看着、一边反复的问:“这真的是蒋洋做的吗?”蒋福兴激动的模样让老师们都笑了起来。蒋福兴一边小心翼翼地摩挲着孩子制作的作品,一边说:“我总是担心这孩子,怕以后我和他妈走了他讨不到吃的,现在你们教给他这么多东西,我慢慢地就放心了。”蒋福兴说完竟老泪纵横。蒋洋的班主任告诉蒋福兴孩子的培训结束后,制作的东西都可以变成钱了,等技术再熟练一些,只要家长愿意,企业已经同意直接招聘他到土家山寨织锦工艺有限公司上班。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