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未必会得到正能量(2)

员工管理2018-10-16三水老师

  实践中,有些激励措施虽然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却没能使正能量得到更好的发挥。这并不是说负能量更有能耐,而是激励有其层次性,事关激励的顶层设计。天则经济研究所在中国原油与成品油市场放开的理论研究与改革方案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中海油2010年的人均薪酬约34万元,是社会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这种财富的获取虽然不是品德败坏,但与垄断地位有关。在与此相对应的非垄断领域,即使在激励中坚持正能量的导向,勤劳致富在大概率上也很难与之匹敌。以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机制积极参加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也是一样;假如不能创造和维护公正、公平竞争的环境,即使以更大的决心和诚意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或为国服务,如果不敌垄断优势,那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警惕含有负能量暗示的激励

  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认为激励必然能够得到正能量的管理者,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态度不够端正。一方面,这容易导致激励方式的偏颇。比如仅仅强调物资财富的刺激,一切向钱看。类似的激励最省事,同时也最不具有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这往往在激励中含有姑息负能量的暗示,使得负能量屡屡作祟,使得好人发财反倒成了一种讽刺。所谓顶尖人才的流失,只不过是劣币驱除良币的一个外在表现。

  当然,企业管理者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对负能量进行激励;即使力图通过负能量走捷径,也会用管理理论的热点进行包装。比如在明知有潜规则存在的情况下,实施只要结果不管过程的绩效管理。这看起来是在鼓励开拓,实际上是允许不择手段的另一种表述。作为谙熟潜规则的下级,自然明白不管过程的潜台词就是不管怎样忽悠。至于权钱交易、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手段尽可以变着法使用,只要能达到业绩指标就是功臣,完全可以英雄不问出处。这样以来,老老实实做事的人难免吃亏,产生沮丧、消沉等负性能量。对顶尖人才实施的公开激励就是如此,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终身创新假如不敌捣腾一个楼盘的收获,通过正当途径获得的激励相形见绌,难免会成为他们在国外滞留的一个因素。

  有的激励虽然没有刻意进行负能量的暗示,但是由于体制、条件等壁垒的存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负能量。比如派遣工、临时工的同工不同酬、不能转正,往往使得他们职务行为中的正能量难以稳定打人或者吸毒的城管是临时工、发飙骂人的警察是临时工、开豪车套军牌的司机是临时工、暴力拆迁的受雇人员也是临时工,令公众不胜感慨。临时工的存在虽然属不得己,但允许存在就是默认,有编制的人员乐此不疲。管理者虽然对直接对象是在进行正能量的激励,但是对相关对象却形成了一种负面的情绪传递。比如各种优惠政策形成的差别待遇,相关主体就会感受到压抑。与发达国家在延揽人才方面较量,对海龟提供更加优厚的待遇,对才能相当的土鳖就是一种打压,他们的移民同样会造成人才流失。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