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抗震设防监管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市、县区抗震设防备案全部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实行了电子化备案,备案率达到95%以上,投资项目抗震设防监管进入全市网上审批流程序列。农村民居抗震设防以点带面,逐步展开。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卓有成效。全市建立各类防震减灾示范学校 个,示范民居 个,示范社区 个。积极推进防震减灾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六进"活动的开展。坚持"5.12"防震减灾日、科技之春、科技活动日、唐山地震纪念日主要时段集中开展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培训、中小学安全教育、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内容。
--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常抓不懈。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健全。市、县区政府均成立了地震应急指挥部,制定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制度。市级和县区政府、市防震减灾成员单位完成了应急预案修订和备案。市地震局每年举行一次地震综合性演练,全市中小学实现了疏散演练常态化。市政府组建了延长石油、延安消防、延安军分区3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并坚持演练和培训。市、县区普遍组建了地震现场工作队,市级现场工作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基本装备。团市委招募组建了延安山丹丹青年志愿者队伍(280人),据统计,市、县区有自愿者队伍24支,2050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稳步推进。市县区确定应急避难场所32处,平均每个县区避难场所达到两个以上并按标准逐步完善。地震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配送机制不断完善,实现了24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安置的要求。
三、面临形势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五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发布的《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0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总体目标,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把防震减灾工作作为保障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部署,加大投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三五"期间,是我市社会经济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将加快实施,各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关联更加紧密,能源、水利、交通、通信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超高、超大建筑设施大量涌现,地震安全需求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