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与支持 民办中小学发展的明朗底色(2)

小学资讯2019-06-09王华老师

地方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在不同法人属性准入方面,2/3出台地方实施意见的省份再次重申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不得选择营利性。部分省份还明确社会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捐赠资产举办或参与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不使用财政性经费的前提下参与民办教育办学。在各级教育阶段准入方面,1/3已出台地方实施意见的省份提出合理配置民办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包括民办中小学在内的学历教育,要求地方政府要重新梳理民办学校准入条件和程序。严控公办教育、国家机构等举办民办中小学的行为,营造公平、清晰的民办中小学办学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是民办中小学政策的主要目标。

强调非营利性导向。地方已出台的民办教育政策中,上海等11个省份明确提出落实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享受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补助政策。北京等13个省份明确财政资金重点用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建设,部分省份鼓励市、县(区)设立民办专项资金支持民办中小学发展。

探索拓宽经费来源。融资困难一直是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和地方民办教育政策文件针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鼓励以固定资产抵押和学费收费权、未来经营收入、知识产权质押及担保中心信用担保等贷款业务;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移交)、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投入学校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以教育设施之外的附属产业进行抵押融资。对于民办中小学来说,收费权质押、附属产业抵押融资操作起来相对容易。

鼓励引导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国家和地方民办教育政策可以看出,在中小学阶段,提高育人质量、打造自身品牌是民办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政府部门通过特色项目建设,引导民办中小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鼓励民办学校开展区域和校际交流与合作,共享共建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民办学校自身需要挖掘学校特色,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质量,加强自身品牌建设。

加强办学经费运作专业化。在办学成本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民办中小学单纯依靠学费难以支撑学校发展,吸收社会资金,加强资金使用效率是下一步发展关键因素。随着实施条例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兼并、托管等路径的禁止,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规模扩张只能依靠自建。然而自建学校对现有民办学校的资金提出更高要求。建立学校基金会,加强对办学经费的规范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有助于增强民办学校社会资金的吸引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