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译文(2)

诗句大全2018-10-09王新老师

字词解释:
1、天道句:是说鬼神之事渺茫难知。
2、结发句:结发,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开始束发。此处指青年时。僶俛:勉力而为。六九年,五十四岁。这句是说自己从青年时代起,一直到五十四岁,都在勉力而为。
3、弱冠句:其时体尤未壮,故称弱冠。陶渊明年轻时,时局非常混乱,前秦曾大举入寇,江西一带又遭遇饥荒,所以说逢世阻。始室,《礼记 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此处用以三十岁左右。丧其偏,古代死去丈夫或妻子称为偏丧,这里指丧妻。
4、炎火句:此句是说,酷热的阳光老是像火一样的燃烧。指遭到了旱灾。螟蜮,指害虫,蝗虫。恣中田,在田里肆意为害。
5、风雨句:廛(chan),一夫所居曰廛。不盈廛,不满室。谓所收获粮食不多。
6、略
7、造夕句:造,至。乌,指太阳。相传日中有三足鸟,故称太阳为金乌。这两句说,因为寒夜无被,所以到了晚上就盼望快一点天亮;因为夏日长饥,所以在早晨又希望太阳能早一点下去。
8、在已句:离忧,遭遇到忧患。这两句意思是说,贫困由于自己,何必怨天,但遭受如此忧患,实在感到悲伤。
9、钟期,钟子期,古代著名知音的人。《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然若江河。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这里用以指庞主簿、邓治中,意思是说他们一定也能像钟子期那样体会到这悲歌的含义。信,诚然。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背景:
因为诗中有僶俛六九年字,故知此诗是作于诗人五十四岁,当时为公元418年(晋安帝义熙十四年)。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赏析:
首先,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悲惨的生活情景,他已经到了挨饿受冻,无法维持的境地。他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以至冻得造夕思鸡鸣,夜间盼着快点天亮;饿得及晨愿乌迁,白天又盼着快点天黑。这是多么难熬,多么难以忍受的岁月啊!反映陶渊明晚年的这种悲惨困苦生活,可以用来和《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相参证的,还有《杂诗》,其中说: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梗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还有《饮酒》,其中说: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词语都几乎一样。回想陶渊明归田的初期,那时他的家庭尽管不很富,但至少还保持着一个小康局面。他的居住情况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他的饮食情况是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当隐士,自然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好景不长,四十四岁那年他家中失了大火,一宅无遗宇,什么都给烧得精光了。从此他的生活日益贫困,他的参加劳动也不得不由原来的观赏性、点缀性而逐渐地变成了维持生活的基本手段。也正因此,自然灾害对于陶渊明也就成为一个关系极其紧密的问题了。例如眼下陶渊明的困境就是由于炎火屡焚如,螟蜮滋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这种原因造成的。这样的生活,在我国古代文学家们的经历中极为少见,对此读者应该充分注意。

其次,它表现了诗人晚年对社会现实的极大愤慨与不平,他满腹牢骚,甚至连天道、鬼神都恨起来了。他说: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从自己的切身遭遇可以证明这些都是骗人的东西。与此相近,他在《饮酒》诗中还说: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立空言!情绪都是非常激烈的。在这里,他表面上是指着天道鬼神,实际上他的批判矛头乃是指向当时的黑暗社会,指向那个掌握着人类命运的腐朽的统治集团。陶渊明这时的思想情绪和他归田初期的那种面貌大不相同了,归田初期他总爱唱那种乐天知命、安贫乐道的高调,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在《归去来辞》中他说: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那时的陶渊明是以和平恬淡,与世无争著称。现在则不同了,牢骚越来越多,情绪越来越大。不是他的修养水平降低了。鲁迅先生说:‘雅’要想到适可而止。‘雅’要地位,也要钱。(《病后杂谈》)不论谁要说安贫,那他首先得保持一种至少是不太贫的经济条件。否则要想使人安得住,而且还要乐起来,那是很难的。陶渊明先前总爱说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颇有点像是读书弹琴成癖的样子。可是到了晚年写作《咏贫士》,当他已经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的时候,他也就诗书塞座下,日昃不遑研了。越穷越苦,思想矛盾也就越多,情绪也就越激烈,这是人之常情,是真实的。陶渊明的诗歌以真实著称,但若以后期这种艰难地写痛苦写愤怒的作品,和前期那种轻易地写快乐写恬淡的作品比起来,则是后期作品表现的思想更真切、更实在。对此读者也应该充分注意。

第三,作品表现了陶渊明在这种极其痛苦难熬的生活中的意志坚定,宁死不移。他已经横下一条心来,无论怎样穷困,他再也不出去作官,再也不去和那个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了。他说: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这是什么意思?比陶渊明早百余年的放诞派张翰曾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不是陶渊明也像张翰那样肆无忌惮地蔑视前代圣贤的古训,他所蔑视的正是当时官场中像苍蝇追逐血腥一样所追逐的那种东西。他说他之所以陷入今天这样的困境,这都怪他自己,怪不得天道鬼神或其他人事。这不是真话,这是牢骚,这是他在变相地表现他对当时政治的不平,同时其中也包含着一种坚守了节操,在精神道德上获得了胜利的骄傲与自豪。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与黑暗官场不合作,蔑视功名利禄而隐居田园去当清闲地主的,历代不乏其人。但是能够忍冻受饿,竟至于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地宁可去向人家乞食,也决不回头,而一直挺下去,直至老死田园的,却除了陶渊明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陶渊明的气节是感人的,陶渊明的骨头的确比别人硬。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读者的注意。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是以淳朴实在著称,所以梁启超曾经说,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整个端出来和读者相接触的,只有阮步兵和陶渊明,而陶尤为甘脆鲜明(《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读者读他晚年写的这首《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就如同当面听一位老朋友用连珠一般的语言在诉说他一系列的不幸,在那里发牢骚,在那里怨天恨地,在抒发他对现实社会的愤愤不平。这首诗和他归田初期作品中的那种宁静恬淡、情景交融比起来,是变得更为愤激、更为质直了,但是陶渊明作品中那种突出的真情实感的流露,却是始终一贯的。他有乐说乐,有苦说苦,有牢骚不平也决不故意掩饰。他的语言是那样浅近、凝练、生动、准确,例如: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这种对于受冻者在冬天的长夜里盼望天亮,盼着快点日出;挨饿者在夏天的长昼里盼着天黑,以为上床不动,肚子也可能会好受一些的心情的描写,没有一点实际感受的人莫说是写不出,就是想也恐怕难以想到。

作者简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