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tor在香港有一个形神兼备的称呼:企业教父,有人是这样看企业教父的:既是朋友,又是顾问,可来自企业内部,亦可来自企业外部。
什么人需要职业导师?概括讲,只要对专业和个人发展有兴趣,乐于接受别人回应与辅导、勇于接受别人挑战、拥有时间管理智慧、以及渴求有成就感的人,都需要。一句话:内部导师制是一种依靠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快速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的培养机制。其方法是:
第一是确定导师和学员的资格。这项工作由人力资源布根据个人的综合素质、管理能力、个人专长等情况,分别确定一级导师、二级导师和三级导师,不同资格的导师带不同资格的学员,每名导师最多带三、四名学员,形成梯状的人才结构。对学员资格的确定,采取两个结合,一方面是本部门领导推荐,另一方面是个人自主结合,把学员的主动性和自愿性相结合,保持积极的心态。
第二是确定培养方法、内容和课题。培养方法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比如工作上随时指导,定期指定研究课题,针对性的技能专题培训;对于培训内容的确定,主要有导师结合学员个人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培训内容,可以是专业的、也可以是个人修养方面的;对于培训的时间,导师可以与学员商定。确定了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以后,导师要给学员指定相应的专题,并把培训计划和内容报给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接受人力资源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三是考核和优化。根据导师制定的培训计划,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定期进行考核,对于确实取得实际效果,并在工作中表现出成绩的学员,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备案后,可以再为学员引进更高一级的导师,并把学员的进步作为晋升、晋级的依据之一。对于完不成培训目标的导师要分清原因,进行处理。
针对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导师结合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进行调整,不断进行完善,实现企业内部培训的优化和升级。
内部导师制的明显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培养出适合企业自己发展的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使员工对自己发展的前途和空间充满自信,有效地防止企业人才的无序流动;
二、能够完善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团队竞争优势;
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的人才保障,解决企业引进人才的水土不服的问题,缩短了企业引进人才的同期化,保证企业的人才供应。内部导师制是一种迅速的人才培养机制,尤其是对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更为实用,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同时,也保证了企业后序发展的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