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部门协同,合力推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相关工作。民政部门负责专项清理整顿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制订并组织实施,加强对工作推进情况的督促指导、统筹协调,牵头组织检查验收等工作。监察部门负责专项整治推进情况的监督管理及低保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工作。扶贫部门负责做好扶贫与低保“两线合一”的标准制订,加强与民政部门在认定标准、信息数据方面的对接;与民政部门共同做好兜底脱贫对象的动态管理工作,按照低保和扶贫信息信息编制要求,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将符合扶贫条件的农村低保户、贫困户、兜底保障对象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做到应兜尽兜、应退尽退。财政部门负责根据“两线合一”标准和人员规模做好资金测算和资金保障,并安排专项整治所需工作经费,配合做好财政供养人员违规享受低保情况的核查工作。人社部门负责提供贫困对象劳务输出、就业救助、社保医保等信息的查询和核对。统计部门负责参与指导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算办法的制订工作,并就农村种养植收入、农村年人均消费水平与赡养费核算标准的制订提供支持。卫计部门负责为认定贫困对象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提供技术支持,会同民政部门做好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的认定工作。残联负责向民政部门和扶贫部门提供重度残疾人、疑似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残疾人名册,做好残疾等级核查和认定。信访部门负责专项清理过程中信访问题的政策解释和处理工作。公安部门负责配合做好低保申请家庭成员的户籍、车辆、出入境等相关信息,并加大对骗取低保资金、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干扰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
(三)严格政策,规范操作。一是严格政策执行尺度。符合低保及兜底条件的,要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严禁乱开政策口子、随意扩大保障范围;严禁不以低保标准和家庭经济状况核算为基础,另设低保认定条件的行为。二是严格依程序审批。对所有低保对象的认定,必须按照本人申请、乡镇(街道)受理初审、民主评议、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比对、张榜公示、县区复核审批的程序严格操作,凡有一个程序不到位或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审批。三是严格规范低保审核审批责任。村(居)委会是申报管理责任主体,由村级民生员对低保申请的真实性把关,凡明知或应当知道低保申请人申报不实、弄虚作假而协助其上报,或对应当采用红表备案的人员而不用红表申报的,追究民生员的责任。乡镇是低保初审的责任主体,所有初审上报资料必须由乡镇长签字把关方可上报,其中入户调查不实、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不到位的,追究乡镇驻村干部责任;对受理申请及对调查情况审查把关不严,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予以初审通过并上报县区民政部门的,追究乡镇长、分管领导及民政所长责任。县区民政局是复核审批的责任主体,对乡镇初审上报的资料把关不严、抽查比例不到位、对特殊备案人员不落实100%入户核查的,追究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员、局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