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庆校长在创生教育探索中的突围与飞跃(3)

今日新闻2018-06-02三水老师

外在身体健康与内在心理阳光的和谐,才有了孩子们旺盛的自然生命。

赵福庆认为,人的生命健康还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目前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并不理想,如何补上这个“短”呢?学校开设的生态教育课程,以通过项目学习去落实的方式,让“短”不复存在,甚至由短变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有关“水资源”“水污染”“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等项目的专题研究。如四年级的学生们开展了“垃圾去哪儿了”的社会调研,“跟着垃圾去旅行”,全程了解生活小区的垃圾去处。

孩子们在全程“旅行”中发现,莱州市两处垃圾处理场,担负着全市17个(条)镇(街)、每天600吨垃圾的处理。一天产生的垃圾则要86辆载重7吨的压缩车才能装下!

他们还了解到,垃圾的处理多采用填埋的方式,尽管进行了一定的无害化处理,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依然不小。与此同时,大片土地被垃圾掩盖,土地资源渐渐地被吞食。

孩子们一路“旅行”,一路采访,一路被震撼!

无须教师讲解,环保意识便悄然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他们强烈地呼吁:不要肆意地排放垃圾了!不要随意地制造垃圾了!

回到班级里,同学们又主动开展了“我们的垃圾该去哪儿”的环保主题活动。这个时候,他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校园里的一片纸屑或小区里的几个垃圾箱,而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垃圾世界”,并在思考垃圾与环境、生活、健康之间密切的联系,以及每个人看似不起眼的行为集合起来之后对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

同时,在实施这一课程时,孩子们还明白了更为深刻的道理:不但要有效地提升自己个体自然生命的质量,还要推己及人,去关注他人乃至全人类的自然生命。因为真正的环保意识本来就是与人格升华相得益彰的。

让智慧生命创生出更大更多的奇迹

拥有优质的自然生命固然很好,可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它需要的不只是自然形态的美好,还需要智慧的支撑。孔子之所以说“智者不惑”,是因为有了智慧,生命才会更加灿烂。智慧需要丰沛的知识,可它又超越知识,它能让人从寻常的物象中,发现一般人看不到的绚丽风景,甚至触摸到其灵魂的内核。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生成智慧、多有智慧呢?

赵福庆认为,学生求知是有“道”可寻的,形成智慧绝对不能逆“道”而行。可现在的很多求知之法,更多还是停留在“技”的层面,这并不是说不需要“技”,可少了内在规律研究之“道”的时候,单凭“技”就会事倍功半,更抵达不到智慧的殿堂。于是,他提出了形成智慧的四个必须要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