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的办法是先把城乡之间的死门槛干掉,变成不同的保障等级,然后有条件加一块,就顶上来一块,有条件再加一点再顶上来一块,由时间把它趋平。在这里,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社会企业承担一部分责任,包括家庭自己也缴一部分,一起来抬,只能这样。
要缩小差距,就要承认差距,但是不要把差距变成一个身份的门槛;部分人就是有钱也交不进去,为什么?就因为人家是农民,农民只能入农村社保吗?还是要打通,变成比如说15级、14级、13级、12级,然后再跟你过去的历史结合起来。
很多保障问题的专家也在研究改革,他们有很多很好的意见,很多地方也进行了尝试,只能在这个基础之上来进行。至于中央财政,也要思考在这方面怎么才能够更加可为一点,更好地承担对整个国民的普遍的义务。
再比如说念书。为什么一定要说孩子念书的钱是某个省政府给的呢?既然义务教育是全国法律通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享受的权利,那么无论到哪里念书都应该是财政出钱。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之间去把账算好了,那样也可以增加流动性,也增强了国民认同感,我们是整个中国的孩子,是这个国家让我们在这个阶段念上书的,那不是挺好嘛?可我们现在就弄成了,孩子就是哪一个县的,离开那个县就寸步难行了,就啥也没有了,这样就太窄太狭隘了。当然一步做不到,有些地方就在省里先打通。我看上海最近说跨省打通,就是公民在当地可以享受的,在上海也能申报,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在往正确的方向走。
要逐步地改革,首先要把身份的壁垒去掉,没有什么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只有甲地户口乙地户口。公民在哪里住着就去注册一个户口,登记一个户口,这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否则就变成一种依附性的制度,好像人一辈子只能在那个圈圈里。那是一种福利制度的固化,用身份去给国民划成三六九等,是非常不好的。
为什么不好呢?因为这样会降低人的努力。真正的经济发展要靠人的努力,可如果因为所谓的身份,努力没有用,哪怕只是对一部分国民来说怎么努力也没有用,那就等于是把我们最重要的资源动员能力削弱了。
很多人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没有用,反正世世代代就是农民,那这些人加到一起就是不得了的损失。而且公民之间没有公平感,没有公正的力量,这种影响还是很深远的。户籍改革决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资源利用效率范畴内的改革,它有更加广泛而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