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虽然可以通过转移支付解决养老金改革的成本问题,但这毕竟是在财政存量基础上的一种支出,很难形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体系自身出口和入口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虽然已有过半的地区发布了养老金并轨的衔接细则,但财政拮据地区的养老金并轨改革依然会久拖不决。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孙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对养老保险并轨后带来的短期财政压力,必须多管齐下,如,尽快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增强养老保险基金地区调剂的灵活性;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通过存量优化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大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力度,做大做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据了解,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实行单独建账,基金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工资的供款渠道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单独建账管理基金有利于明确财政责任。同时,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负担系数”以及“养老金替代率”均高于企业,单独建立资金池避免了机关事业单位“吃”企业养老保险结存基金的问题。
不过,在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国军看来,财政压力与个人压力之间是个跷跷板,财政支出压力虽然会逐年减少,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个人压力则会增强。
“此次养老金并轨是先通过上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后才进行的改革,但今后的工资不会总是这样调整,对于个人而言,后续的缴费压力依然很大。”王国军表示,缓解这个跷跷板的关键就是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增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