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7月底提及事业单位人事改革时称,正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部分城市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开展编制管理改革等工作。
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这是主管部门关于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表态。
早年间,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编制数与员工数是基本相等的,当时,编制在只是政府部门管理下属机构员工的工具,一个编制对应一个岗位,也对应着一个员工。这一做法本意是控制财政拨款供养人员的无序增长。
但是,通过编制来管理公立医院员工的弊端逐渐显现。
随着经济发展和就医需求增长,客观上需要增加人员。然而,编制部门和人事部门并不能及时调整管理政策,不少医院编制数量大体上维持上世纪末规模,不再增加。
无奈之下,医院只好引进合同工。如今,大量护理人员、医技人员都没有编制,甚至有些医生也没有编制身份。一所三甲医院的管理者告诉《财经》记者,“我们医院编制人数目前为五六百人,但是实际员工数量已经在3000人左右。”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和编制外人员分别在不同社会保障制度内。编制内人员延续以前旧的劳动保险,不需要缴费,看病有公费医疗,退休领取退休金。编外人员则需要缴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两者待遇存在较大差别。随着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这一问题得到部分缓解。
另外,财政对事业单位拨款参考编制数量,俗称“人头费”,即每位在编人员每年可获得固定补助。以河南一所省属医院为例,前些年“人头费”为数千元,近年来逐渐涨到近两万元。
“人头费”可直接反映到薪酬差别上:同一工种的在编人员月工资可能有3000-4000元;不在编人员可能就只有1000多元,这一直被业内诟病的“同工不同酬”。
除了前面提到的显性福利,编制还和职称评定相捆绑,不在编人员往往没有机会参与职称评定。而在医院中,不同职称等级对于医生职业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