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坚守——新华社记者万里探访乡村教师
矮小、拥挤的土坯房里,摆放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家具;红砖垒砌的矮墙,只有邻居水泥院墙的一半高;院子里堆满杂物、柴火和废品……这是乡村教师杜程枫的家。
虽然并不富裕,这位河南封丘县树人中学的语文老师却已经坚持从教20多年——
“军人讲军心,乡村教师也得讲‘军心’,就是对职业的坚持和信念。”杜程枫说。
和他一样,中国330万乡村教师就像黑夜里的蜡烛,给15万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4000多万个农村娃带来温暖的光。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对乡村教师而言,他们期盼的阳光到来了。
过去几个月来,新华社记者奔赴湖南、甘肃、河南等地,深入最偏僻的角落,探访乡村教师,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
扎根
河南封丘,位于黄河滩区的国家级贫困县。树人中学距离县城约9公里。杜程枫和妻子段振岩大半辈子都在这里工作。
一个月2000元出头的工资,杜程枫夫妇要养活两个学龄女儿和双方老人。大女儿一直想买台电脑,可杜程枫没敢买,“买了电脑,家里其他开销就‘扯不开’了。”
经济拮据的家庭最怕病,偏偏妻子段振岩身体孱弱,杜程枫也因多年站讲台而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捱到非治不可的地步,在学校爬一层楼要一个小时。“为医药费发愁的时候,觉得自己都不会笑了”,杜程枫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白色塑料袋,里面是几十张医院缴费单,不少看起来已有些年头,“我都存着,给自己留个念想,记得当初最苦的日子”。
纵然如此,杜程枫、段振岩夫妇从没想过改行。“最初也有点冲着公家的铁饭碗,被分到了农村,干着干着,就舍不得学生了。”
当被问起最幸福的事是什么,杜程枫憨憨一笑说:“评上了职称,可以加点儿工资。”而他最骄傲的是逢年过节,自己亲手送出农村的学生们回乡过年,会来看望他。
搬砖、绑钢筋、卖春联、贴年画……在乡村教师平均工资不到2000元的封丘县,这是老师们贴补生活的常态。可是,很少有人因此离开。
这些清贫的老师就像一群候鸟,每逢寒暑假四散开来,各寻生计;开学了,又成群结队回到校园,扎下根来。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要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