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 热问题冷处理
孙志江(北京市朝阳区育人学校):有一次在一节语文课上同学们正在认真地默读课文。小雨(化名)和天天(化名)两位同学突然发生了激烈地争执,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这两个人身上。
面对这个突发事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要保持冷静,学会冷处理。我首先走到他们两个人中间,让他们把情绪稳定下来,跟他们说下课后我们再处理矛盾。说来也巧,接下来的识字教学要学习“从”这个生字。我觉得教育的时机出现了。“同学们请看这个‘从’字,它是由两个‘人’字组成的。两个‘人’单写最后一笔都是捺,但是放在一起有一个‘人’的捺就要变成点了。汉字都懂得互相谦让,何况我们小学生呢?”说完这段话我有意地看了看这两个同学,发现他们的脸都变得红彤彤,眼神和善了许多。
刘学柱(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教师进修学校):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我认为最好的处理方式是静默倾听,保持关注的态度,让学生继续“表演”,或充分“宣泄”,或“坚持”到最后。教师的这种静默倾听式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可促使学生自省,也避免正面冲突,钝化学生情绪,消解学生抵抗心理。
当然,当学生情绪下去,自动“收场”后,并不意味着问题不了了之,教师要及时跟进,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有效的说理,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理、识是非。还可通过善意的处罚方式,给学生以警示,让学生有所震动,而引以为戒。
巧用幽默化解冲突
黄恩红(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中学):记得有一次,学生正在按我的要求默写课文,只有一位学生在做数学题,他平时就重理轻文,有些自傲。我当时很生气,真想大喊“某某给我默课文!”但我意识到:他那么要面子,强硬不会让他马上收起。我静观其变,果然他无动于衷。我走到他跟前,说:“呦,某某都要成小数学家了,语文老师可要‘吃醋’啦!”这位同学顿时脸红了,尴尬地冲我笑了笑,赶紧加入默写的行列。
王苗苗(浙江省临安中学):一日,A、B两位同学在课堂上发生口角,顿时拳脚相加,扭作一团。我立刻冲上前去将二人隔开。全班同学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事件惊呆了,40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我不动声色地在二人中间站了约1分钟,突然语气夸张地感叹:“唉,冤冤相报何时了啊?”全班立刻笑作一团,A、B同学紧绷着的脸也立马放松下来。
静观其变 投其所“好”
黄红兵(湖南宁乡金海实验小学):爱接话茬的孩子往往是那种说话比思考快,也就是俗话说的“话不过脑子”的孩子,他们一般喜欢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对那些爱接话茬的孩子,批评往往并不管用,最好是提醒他思考过后再说话。如果他的行为影响到了课堂纪律,可以请他站起来当面请教某个问题。
对于那些课堂上喜欢做小动作的孩子,走到他面前用肢体动作提醒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他一意孤行的话,老师也不应和他起正面冲突,可以下课后找他谈心,共同寻找解决办法,甚至可以约法三章后照章执行,一旦孩子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乔廷强(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学生不“买账”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有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二是不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
教育时机非常重要。不当众批评学生,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教育时机的珍惜。如事后老师坦诚表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学生定会为之感动,老师占有主动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教育学生时,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于开朗活泼的可适当严厉一些,声音稍高一些;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则一定要轻声细语,放慢语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