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不是在这里就是在那里,不对,还可能在第三处。因为多点执业,不是两点,可以是三点,四点。只要你医生有精力,跑得过来,就可以跑得光明正大。自己的休息天,名医可以在杭州上城区开个刀,下午可以跑到湖州,晚上还可以去嘉兴。征求意见稿里有比较务实的保障政策,如果你在其他多点执业地点发生医疗事故或者民事纠纷,也不会让你自己担惊受怕,而是由医疗机构承担。
而2016年的《管理办法》,医生多点执业,自己承担的风险要大得多。
可以预见,只要身体好、精神旺,有其他单位肯与你签约,那么在休息天,医生们可以奔到各地为患者服务了。由此带来的是,广大患者请名医看病会容易许多了。
相关链接
谁已在自由执业
去年初,本报调查2016年后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实施一年后的状况,数据是,省级医院仅44位中医、8位西医签约兼职。
昨日,国内知名心血管外科医生张强作为一位自由人,他说,自己之所以能自由地多点执业,是因为两年前从公立医院辞职下海,现在执业地点均是民营机构。
另一位只愿化名的名医,是我省一家公立大医院的名中医。他周一到周五在原单位,周六去民营药馆。周日哪也不去,在家休息,不愿再多跑一家,主要是精力不够。
公立医院领导这么说
大医院业务量饱和,编制奇缺,医务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尚无暇分身去多点执业吧?
民营医院投资人这么说
绝对利好,我们缺的不是资金,是名医的资源。
最欢迎的是个人能力强的专家,而不是高学历、仅仅名气大的。
如果一位博士,连阑尾炎手术都开不好,这样的医生即使想来,我们也不要的。
年轻医生这么说
这个政策未必惠及每一位医生,每一个三甲医院都有人才培养的批次,站在金字塔尖的顶端专家是少数,多点执业最受欢迎的也就是这些专家。
年纪轻点的不努力,不积累满意度、信誉度,以后就没有竞争力了,多点执业的受欢迎程度,就是竞争力的一个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