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地区历史上发生过的地震:
公元1305年(元大德九年四月)怀仁县地震二所,涌水尽黑,其一广十八步,深十五丈,其一广六十六步,深一丈(即今所谓地裂或地陷)
公元1354年(元至正十四年十一月)海州地震如雷,赣榆吴山崩。
公元1572年(明隆庆六年)赣榆、沭阳地震
公元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赣榆地震
公元1630年(明崇祯三年)赣榆、沭阳地震,有声如雷。
公元1648年(清顺治五年十一月)赣榆地震,第二年八月复震。
公元1652年(清顺治九年冬)沭阳地震。
公元1668年7月25日19时—21时(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赣榆地震,城崩。
公元1731年(清雍正九年十一月八日)海州地震。
---李洪甫著《连云港地方史稿》附录一(P392-398)
特别提到的是发生在清康熙七年农历六月十七日戌时的大地震,史称“郯城大地震”。据记载,当时地震影响所及达410多个县,鲁、苏、浙、皖、赣、鄂、豫、冀、晋、辽、陕、闽诸省及朝鲜同时感觉地震。山东郯城、沂州(今临沂)、莒州(今莒县)破坏最重。5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多个州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有感半径800多公里。山崩、地裂、地陷等地面形变现象分布于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和安徽省北部,形变带延伸南北长达120公里,其中强破裂带大致北起莒南县板泉,南到郯城县归义茅茨,长约70余公里。由于地表大面积升降,平地大面积被溢出来的地下水淹没,苏北赣榆县海滩隆起,黄海海水退舍30里。更由于数十个州县房屋倒毁。人畜伤亡十分惨重,按史料记载计算人口死亡在5万人以上,其中莒县死亡2万有余,临沂死亡1.2万以上,郯城死亡87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