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农村是一种竞赛式的文化攀比(3)

小学资讯2018-09-08三水老师

顾强告诉笔者,他被认为是从雍村里走出来的几个为数不多的有出息的人,选择送孩子去那些在其他村民看来收费甚高的学校就读,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校教学质量确实高——城里人挤破了头也想进入这些学校,自己虽然是农村人,但也希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作为“有出息”的村里人,村里的熟人都看着,说你在城里挣了这么多年钱,怎么还舍不得像城里人一样送孩子去读好学校呢?

顾强说,现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家里这几年过得特别辛苦,有时也是硬着头皮去“绷面子”。但这样的苦日子最多也就再坚持5年,大儿子如果本科毕业就能去从事机器研发工作了。

36岁的张泽军是雍村相对较晚的一批外出务工者之一。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在乌鲁木齐从事建筑工作2年了,妻子在家务农,家庭年纯收入约为2.4万元。

张泽军告诉笔者:“几年前,村里的学校被撤,准备并到乡里的学校,乡里和学校来做工作:撤并了好!并到乡里的学校,质量就跟城里一样了,娃娃以后就能考上大学有出息,不像我们一样种地了。当时我是很支持的。”

2011年张泽军到外边打工,这才知道: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差距这么大,简直是天上地下。平时与工友聊天,大家都说只要有条件就把娃娃送到城里去读书。

老家的县教育局规定只要能够证明在本地有合法收入与固定住所(包括租房等),即可申请就近入学。在与妻子商量后,张泽军让妻子带着孩子到县城租房,同时妻子到县城里一个本村亲戚开的一家小饭馆里做洗碗工。利用这种租房合同和用工合同,再加上一些社会关系,2012年,13岁的儿子张阳进入全县排名第三的公办学校——仙镇初中学习。

张泽军直言:“那些村民家里娃娃成绩好的,都要把娃娃送到城里去读书。我们家娃娃成绩不好,更要送到城里去读书。只有这样,周围人觉得你才算混的好,否则人家要笑话。”

张泽军也承认,县城里各方面开支都很大,确实过得很辛苦,但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与出息相关的选择性教育致贫是合理消费

笔者调研发现,在雍村从事农家乐经营的村民家庭,事实上年纯收入会达到3万元左右,但他们并没有被村民公认为是有出息的。

笔者采取随机原则对雍村132位村民关于“怎么才会被认为出息”的问卷调研中发现,能赚钱确实是有出息认同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是充分条件。比如雍村的张亮夫妇,两人从事农家乐经营,并进行柑橘种植,年纯收入在2.9万元左右,但村民并不认为他们有出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