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作,是作者抒发心志的作品,作者唐代诗人刘禹锡,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再游玄都观 原文: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翻译:
玄都观偌大的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来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看题诗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再游玄都观字词解释:
(1)苔:青苔。
(2)前度:前次。
再游玄都观后世评价:
谢榛:夫平仄以成句,抑扬以合调。扬多抑少,则调匀;抑多扬少,则调促……刘禹锡《再过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上句四去声相接,扬之又扬,歌则太硬;下句平稳。此一绝二十六字皆扬,惟百亩二字是抑。又观《竹枝词》所序,以知音自负,何独忽于此邪?(《四溟诗话》)
王尧衢:诗至中唐,渐失风人温厚之旨。(《古唐诗合解》)
刘永济:此两诗所关,前后二十余年,禹锡虽被贬斥而终不屈服,其蔑视权贵而轻禄位如此。白居易序其诗,以诗豪称之,谓其锋森然,少敢当者。语虽论诗,实人格之品题也。(《唐人绝句精华》)
再游玄都观赏析:
这首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诗前有作者一篇小序。其文云: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序文说得很清楚,诗人因写了看花诗讽刺权贵,再度被贬,一直过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长安任职。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人事变迁很大,但政治斗争仍在继续。作者写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
和上一首一样,此诗仍用比体。从表面上看,它只是写玄都观中桃花之盛衰存亡。道观中非常宽阔的广场已经一半长满了青苔。经常有人迹的地方,青苔是长不起来的。百亩广场,半是青苔,说明其地已无人来游赏了。如红霞的满观桃花,荡然无复一树,而代替了它的,乃是不足以供观览的菜花。这两句写出一片荒凉的景色,并且是经过繁盛以后的荒凉。与前首之玄都观里桃千树,无人不道看花回,形成强烈的对照。下两句由花事之变迁,关合到自己之升进退,因此连着想到:不仅桃花无存,游人绝迹,就是那一位辛勤种桃的道士也不知所终,可是,上次看花题诗,因而被贬的刘禹锡现在倒又回到长安,并且重游旧地了。这一切,哪能料得定呢?言下有无穷的感慨。
再就其所寄托的意思看,则以桃花比新贵,与前诗相同。种桃道士则指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经过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因而被他们提拔起来的新贵也就跟着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煊赫声势,而让位于另外一些人,正如桃花净尽菜花开一样。而桃花之所以净尽,则正是种桃道士归何处的结果。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树倒猢狲散。而这时,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却又回来了,难道是那些人所能预料到的吗?对于扼杀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敌,诗人在这里投以轻蔑的嘲笑,从而显示了自己的不屈和乐观,显示了他将继续战斗下去。
刘禹锡玄都观两诗,都是以比拟的方法,对当时的人物和事件加以讽刺,除了寄托的意思之外,仍然体现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意象。这种艺术手法是高妙的。
作者资料: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贞元九年刘禹锡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为徐州掌书记;两年后调任京兆渭南主簿;贞元十九年,擢升为监察御史。开成三年,刘禹锡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一年后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终年71岁。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他又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刘禹锡精于文,善于诗。刘禹锡的诗歌雄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节奏比较和谐响亮。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有《刘梦得文集》40卷,现存30卷。另有外集10卷,为北宋时辑录,收有遗诗407首,杂文22篇。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