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于快车毕业生人力资源频道,以下是一篇培训发展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
我们先来看看现代社会,家庭对孩子培养上的总体趋势:即特别注重多才多艺的技能培养,更希望能把他们造就成神童。打小就开始学英语、学舞蹈、学书法、学钢琴、学下棋、学画画、学写作、学电脑、背唐诗宋词等等,从知识累积上说活到老学到老,本无可厚非。
另外,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与以往不同的是,人们正重新对资源的重要性进行定位。在变化的思想视野中发现,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是知识,这也是信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的产物。
于是,注重对知识的学习随着国际管理大师彼德圣吉的著作《第五项修炼》成为风潮。学习为创新应变之道理念深入人心,建立学习型组织,倡导团队学习,比谁学得多、学得快、快鱼吃慢鱼、超级成功学等等肤浅的知识思想、学习思想充斥培训界(这必然为学难以致用的实效问题埋下伏笔)。
但,是否就能据此说:我们现代的孩子,我们现代人比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等古今圣贤更有智慧呢?!答案是否定的,知识不等于智慧。
就知识的量来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等古今圣贤不懂电脑、不知网络、不会英语,现代文明的很多科技知识等人造知识都没有接触过,肯定不如现代人,但为什么后人研究他们的著作却汗牛充栋,至今仍不能穷尽其意;为什么这些圣贤的思想能光耀古今,发源并持续影响着人类文明,道理究竟何在?
关于知识与智慧,我们先来品一则小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位学子不远千里四处访师求学,为的是能学到真才实学,可是让他感到苦恼的是,他学到的知识越多,却越觉得自己无知和浅薄。有一次他遇到一位高僧,便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并请求高僧想一个办法让自己从苦恼中解脱出来。
高僧听完了他所诉说的苦恼后,静静地想了一会,然后慢慢地问道:你求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识还是求智慧?那为学子听后大为惊诧,不解地问道:求知识和求智慧有什么不同吗?那位高僧听了笑道:这两者当然有所不同了,求知识是求诸于外,当你对外在世界了解的越广,了解得越深,你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越难,这样你自然会感到学到的越多就越无知和浅薄。而求智慧则不然,求智慧是求诸于内,当你对自己的内在世界了解的越多和越深时,你的心智就越圆融无缺,你就会感到一股来自于内在的智性,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