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家思想重新塑造了中国企业的管理文化(2)

企业文化2018-10-13三水老师

  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隐藏在历史的迷雾当中,面目不清,遗留后世的只有那本薄薄的小册子《商君书》,系统的记录了他的政治,经济,文化主张。

  商鞅,慎道,申不害是法家三个代表人物,商鞅重法,慎到崇势, 申不害推术。 后人多认为商鞅的法制理论严密苛刻,靠法律严酷的威慑力来保证实施效果。这是对商鞅的误读,其实在法制落实方面,商鞅一直非常重视对人民思想教化的作用。他认为:接受教育一方面可以开民智,另一方面又可以画地为牢。教育的作用既可以解放思想,又可以禁锢思想,通过禁锢思想达到禁锢行为(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这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教育者的动机和目标。

  商鞅认为:作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统一思想是统一行为成本最低的方式。严刑峻法毕竟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为了保障实施效果需要大量的监督成本。 但思想教育文化建设却可以让百姓产生自我约束和自我驱动力。不仅可以节省监督成本,还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有助于培养统一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当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趋同的组织一旦建立起来,巨大的协同效应即告产生,这样的组织就是一架高效的战争和生产机器。秦国的统一验证了商鞅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此后,诸子凋零,百家黯然。

  商鞅对组织的启示是,文化建设必须服从于管理需要!治国如此,治企业亦然。

  国际公认的企业文化定义是沙因(Edgar H Schein)先生在《组织文化与领导》中的定义:群体在解决其外在适应性与内部整合的问题时,学得的一组基本假定,因为它们运作的很好,而被视为有效,因此传授给新成员,作为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去知觉、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法。

  如果我们把春秋时期的七个国家比作七个公司,每个公司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治理理念,企业文化本身没有优劣之分,有的讲仁爱,有的讲和谐,有的讲以人为本。在当时,齐的富庶反应商业文化的精明,楚的高贵体现出贵族文化的传承。 这七个公司在当时属于寡头垄断,竞争不太激烈。大家理念不同,实践各异, 各色管理咨询师奔波在向大客户兜售各类公司治理方案的路上。都有听众,都能获得掌声。

  到战国时期,情况起了变化,一个没什么文化的西方小国突然开始搅局,他们的企业文化简单粗暴而有效。耕战!公司内部制度设计和治理结构都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约束很多,激励目标很直接,种好地,多斩首就能获得奖赏。当所有的七个公司被迫面对生死竞争的局面时, 能不能赢就成了评判各自企业文化优劣的唯一标准。当赢是所有运动员唯一而且是最终目标的时候,能帮助企业达到这个目标的企业文化就是好的企业文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