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传统企业文化定位,以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方式来推进整个文化建设,开放思维将颠覆这种线性思维方式,它将迫使企业运用网状思维方式来推进文化建设,单向的、灌输式的文化建设方式已经渐成荒芜,取而代之的是双向的、互动的新颖的文化建设模式,如何稳健地在新模式中脱颖而出则是值得企业思考的问题。
3、与时俱进的定位思维
互联网的产品很多都具备迅速迭代的特性,讲究的是快,采用的方法往往是迅速上线,小批测试,尽快的将产品投向市场,然后通过用户的广泛参与,不断修改产品。这种方式是通过不断地迭代使产品日臻完善,而非追求一次性做出一个完美的产品。互联网下的粉丝经济需要互联网产品不断迭代,因为粉丝是持续不断的在迭代,若互联网产品的迭代跟不上粉丝的迭代,粉丝经济就会大打折扣,如:小米MIUI系统坚持每周迭代、微信在推出后1年内迭代开发44次等等。企业文化,虽不是可投入市场的产品,但它的建设也需要拥有迭代思维。
为什么呢?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就企业内部而言,文化定位需要不断根据企业内部人员构成、组织结构等特征的变化而变化。文化建设并非一次性产物,也并非随意设计而得,它是在企业的成立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员工作为它的用户,企业文化与全体员工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企业文化能否深入人心、获得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源于群众。第二,就企业外部而言,文化定位需要不断根据企业外部发展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是社会化的组织,其文化定位是否优秀、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取决于其文化是否符合经济、政治、社会及技术发展的要求,如果企业文化与外部环境要求逆流而行,那么这种文化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并可能使得企业被历史所抛弃。
首先,所谓由人化文,以文化人,它解答了企业文化从何而来以及企业文化有何作用两个问题。由人化文,意思是指文化是由人来滋养而成的。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几十年,还是数十年,亦或几年时间,全体成员的行为习惯、行事作风等等都是塑造文化的沃土。从70后员工到80后员工再到现在的90后员工,越来越趋于知识型员工的人员构成,越来越多样化的员工需求,要求企业在进行文化定位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倾听员工的反馈与建议,并不断地进行调整修改,增强全体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黏性,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文化建设循环。比如:现在很多企业需要更加考虑到人性化的真正内涵,人除了物质之外,还有其它层次的需要,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但这并不说明物质一定是重于精神,企业在文化的假设上除了员工有物质需求之外,需要更多考虑员工作为一名社会人的其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