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罗马就要按罗马的方式来做。不论是以从农村包围城市开始国际化之旅的中兴,还是经历IBMPC并购整合波折的联想,对中国的跨国公司来说,由一般的中国式管理转变为跨文化管理,势在必行。
从过去20年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史来看,80%企业在全球并购或营销上的失败要归于管理者对国际市场和企业文化的不了解。若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起点,十年后,中国的新兴跨国公司正处于新的发展机遇期。它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在于收购或兼并本身,而是并购以后的公司人才测评文化整合,并且,文化整合最重要的就是国际化公司人才测评的打造。
跨文化管理认知
文化就像一条河,有着时间的传承性,精华的兼容性、适应性及包容性。跨国企业的文化同样如此。
据了解,跨文化管理(Cross-culturalManagement)这一概念兴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地区,为了迎合国际商务活动的需要,便在组织跨国经营过程中应运而生。
跨文化能力是指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能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地沟通和共事,提高组织在不同国际市场的绩效的能力。所以,跨国公司的管理者是否拥有跨文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在企业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不少管理者存在着认识上的一些不足,认为只要产品好就行。而罗兰。贝格对中国50家最具国际化的大企业跨国经营而进行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企业对经营海外业务公司人才测评的培养不够重视,认为东道国语言和文化是海外经营区位选择中最次要的因素。这一结果令人担忧。
事实上,倘若忽视东西方思维与管理文化的差异性,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经营中失败的代价将是沉重的,损失的不只是金钱,更多的是时间和精力的投资。
对于这种文化差异,中外企业文化的四点不同。
差异一:员工激励机制。西方企业有一套完整的员工激励和升迁机制,而中国企业过去则更注重关系。
差异二:绩效改革。中国企业强调我是权威,即老板文化,由老板带动绩效革新。西方则重视专业人士角色的扮演,即在不同层次里启用不同层面的专业人员一起来推动。
差异三:沟通角度。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讲话一般有弦外之音,员工要揣摩并破译老板的意思。西方文化则是低语境的,说话直截了当。
差异四:破解冲突。中国企业力求以和为贵,常用打太极的方式搞定各方,西方企业则明确对错之分,果断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