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显示,76.0%的受访者表示身旁在校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状况时有发生,其中18.6%的受访者觉得十分普遍。提到选课根据,好拿学分(61.8%)、实用性强(51.7%)、易得高分(46.0%)是最普遍性因素,别的根据还有:管束不严苛(37.5%)、有业余爱好(36.7%)与老师水平高(16.4%)。
“在大学阶段,成绩排名高,学分绩点才高,学分绩点高了才能拿奖学金,找好工作。”在李俊看来,功利性选课的状况是必然的。
西南大学(录取分数线,课程设置)教育研究院院长唐智松说,在校大学生面临着大学毕业、学生就业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非常实际的事情,在选课时出现一定的功利性主观因素是无可非议的,但这些功利性价值取向如果走向偏激,就值得反思了。与此同时,易拿学分、老师好说话等选课标淮,也反映了当前高校教学“放水”的现象。
“大学生选课应当将自身的专业爱好、人生理想与课程目标结合起来,将课程学习获得学分的外在价值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价值结合起来。”唐智松说,任何专业或学科在社会上都有一席之地,学好自己喜欢的任何课程或专业都能够立身处世。
针对在校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的现象,47.1%的受访者认为是科学合理的,是为形势所迫,36.7%的受访者认为不合理,是“人才培养中的错误观念”,16.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