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前的北大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变幻中,给出了自己坚定的回答,也由此亮出了维新、图强这两种北大精神的鲜明底色。
彼时的北大,几乎成为中国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命运的滥觞。曾以其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眼光,最先接纳了当时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各种先进思潮,为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转折培育了深厚根基。
上世纪90年代,有几位国外学成的经济学家,立志要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揭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建立起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秉着这股子劲头,这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在北大创建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老地学楼的破旧房间起家,到重新设计和建设了朗润园,他们建设了可能是具有最优雅环境的经济研究机构。后来,经济研究中心更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领域拓宽到了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做出了引领性的研究成果,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重镇。
“我们开展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拓展人类的认识边界,是要培养人,以保持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基础研究拓展了人类的知识边界,应用研究拓展了人类的能力边界。”在林建华的视野中,卓越的学术机构要有明确的使命,要担负国家和社会责任,不断产生能够促进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或未来技术,还要不忘初心,始终坚守。
历史与现实的相似经历中,往往蕴含着相似的文化传承。
1917年,邓中夏从湖南考入北大。自幼对古典文学兴趣浓厚的邓中夏一进北大,就在传统学问方面狠下功夫,希望将来有所成就。然而,时局的动荡容不得他只做一个在故纸堆里寻求出路的学者。受当时思想自由氛围的影响,邓中夏开始发奋阅读各种新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并在新思潮的指引下积极关注时局,介入社会的改革大潮。
数年后,邓中夏和他曾经的湖南师范同窗蔡和森,以及蔡和森的至交毛泽东,共同走上了中国道路崭新的探索之旅。
人们不会忘记,那个春寒料峭的时节。
1919年,北京大学的学生蘸着启蒙的“印台”,写下“五四运动”四个大字。以北大学生为主体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第一次集体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正如谢冕所言,这所大学,它诞生在灾难深重的年代,它承袭了这片土地上的全部忧患,而后生发为抗争和奋斗、追求和梦想。在“广育人才,讲求时务”的召唤中,走来的一代又一代学人,万家的忧乐、社会的盛衰,充盈着这批最先觉醒的中国精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