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汗水写就援疆“教育诗” ——记北京大学援疆干部夏文斌

教育动态2018-06-02李一老师

6年,是北京大学援疆干部、石河子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文斌人生中“特别”的时间段落——2011年8月,他从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任上被选派到石河子大学担任副校长。

放下行李,夏文斌第二天就投入紧张的工作中。想要干好工作,得先摸清情况。“找问题”不是找碴儿,而是找发展“短板”、找思路、找方法。夏文斌第一个盯上了石河子大学人文社科领域中的“瓶颈”。

石河子大学长期以理、工、农、医等学科为主,人文社科存在“短板”。深入调研后他发现,教师的科研项目大约有一半以上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关联度不大。

夏文斌主导了一场关于如何通过服务边疆发展实际,提升大学办学水平和影响力的大讨论。他从制度、人力资源、职称评定、科研经费着手,对制度进行了新的调整。“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鼓励引导更多教师在科研中,为服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方面作贡献。”夏文斌说。

几年来,石河子大学在棉花问题、新疆与中亚贸易便利化问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问题、新疆与中亚信息遥感测试问题等领域,产生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大成果。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到,石河子大学所获得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排名新疆高校第一。

夏文斌的援疆任务是3年,结束后,他原本应该回到北大。然而,他选择继续留下来。

“是什么力量让您选择继续留下来?”记者问。

“在作决定的时候,我也考虑过自己,还有家人,但更多的还是石河子大学。”夏文斌说,“选择的天平两端,援疆的分量更重。”

“我的确舍不得离开,3年了,我深深爱上了这里,也深深感受到这里是多么需要我。”夏文斌眼含热泪说,援疆3年,这片土地仿佛有魔力一般,深深吸引着他。

留下来,夏文斌是想写好援疆这篇“大文章”。援疆期间,夏文斌和他的团队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他先后给教师提出并参与修改的学术选题有200多个。

“没有夏文斌,就没有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梁红军对记者说。2012年,夏文斌在石河子大学党委决策下,主导成立了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并担任院长。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