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南京市教育局经过多方磋商,决定由市教研室和市教科所各自帮带23所学校,落实到专人、精确到学科,为新优质学校配好培训教师的“教练”。
针对性的教研,逐步改变了这些初中的生态。经过对课堂摸底,对学情、生情仔细观察,教研员们提出,要实现学校教学面貌的改变,回归基本的“以学定教”是最现实、有效的途径。这一思想迅速在各所学校得到响应。一位“新优质初中”创建学校校长将其形象地概括为:“讲学生听得懂的、练老师讲过的、考学生会做的、补学生紧缺的、评学生进步的。”
南京市教研室为46所学校量身定做了一套教学建议,并且做到分学科细化分解。南京市教科所专门设立课题,围绕“新优质初中”创建的有效策略——“家校共育”“非智力因素对‘新优质初中’的影响”两个主题展开课题研究。
与之相配套,南京市、区两级教育部门改变了对“新优质初中”创建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方式。“过去考核,区里自己定标准,基本都是考核优秀率。现在市里针对这46所初中创新考核评价标准,着重考核合格率、低分率等,在绩效评估中还设立教学过程奖。”张利明说。
近两年,这些原来意义上的初中薄弱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浦口区教育局局长余荣国向记者介绍,区里通过各种措施努力给相关学校“造血”后,学校的综合实力上升很快。
办“新优质初中”最终谁获益?
滨江中学初三学生刘洋来自贵州,不久前,他的父母因离异去了外地,留下准备参加中考的他自己在南京。看刘洋无人照料,班主任帮他申请了民政救助,让他寄住在同学家中,同时学校为他减免餐费,党员教师也自发开展资助活动。
在滨江中学,像刘洋这样的随迁子女约占60%,此外还有近10%的城市低保家庭子女。这些学生的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平时又忙于生计,无法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面对这些学生,南京市教育局提出,“薄弱初中提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让一个困难群体中的孩子因贫失学”。
这些“新优质初中”创建学校,在关注全体发展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想点子、找办法,根据学情、教情,帮助学困生提升学业水平,树立这些学生的信心。课堂改革中强调“适切性教学”“因材施教”,让不少学生感觉到课慢下来了、作业会做了、学得轻松了、兴趣上来了。
“这两年实施创建工程时,我们始终坚持‘全面抓不如不抓,质量立凡事则立’,对症下药、综合施策、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现在看来效果已经初显,周边老百姓的认可应当是最好的证明。下一步,我们还要重点在抓质量、抓课程、抓内涵、抓品质上下功夫,实现‘软硬件’改薄双提升,让一批发展相对滞后的薄弱初中凤凰涅槃,成为老百姓心中真正的优质学校。”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说。(本报记者陈瑞昌缪志聪通讯员唐晓娟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