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上海一至六年级数学教材英文版,包括课本、课本练习册和教学参考书,共计36个品种,目前该教材已处于审核阶段,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上海和英国部分地区的小学生同步使用修订后的教材。(8月15日人民网)
当我国中小学教材第一次成系统、大规模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时,一些国人开始高呼“胜利”,认为“中国式教学”这好那好,几乎完美无瑕。可两年前,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出现“水土不服”现象时,那些诸如中国教师古板教条和不尊重学生人性,“中国式教学”是“盲目自信”、“麻木和无趣”的论断言犹在耳。
“教育方式”的优与劣,岂能用简单的“非此即彼”来判断,它有文化土壤的问题,更事关思维方式。英国将采用上海数学教材,主要是因为部分英国教育人觉得学校只在较低的共性要求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差异发展,不对学生提出统一的高难度学习要求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不能适应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才想用中国强“共性要求”的方式,去进行稀释与中和。但他们并不是认为“中国式教学”就优于“英国式教学”,从此打算弃旧迎新。
所以说,因上海教材英国“走红”,就急着为两国教育作比较、谈输赢的做法是不理性的。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当中国打开心门,向西方教育学习时,西方教育也有向中国学习的可能。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在上海数学教材英国“走红”事件中,大做区分彼此、讨论输赢的文章,而应该在理性反思的过程中提醒自己学会否定和思考。
但否定绝不是全盘推翻和走极端。对于眼下的“中国式教学”,我们不能因曾有过的在发达国家科技成就后面苦苦追赶的辛苦,就失去信心,就唯西方教育是从,认定只有向西方教育学习才能医治中国教育的应试病。事实上,那些被人们所推崇的“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培养发散性批判性思维”等西方教育理念,翻开《论语》,几乎都能找到“鼻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式、诱导式……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发现中国教育的不足,像英国引进上海数学教学一样,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共臻理想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