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朋友冲过来推你,你怎么办?——我就抓住他的胳膊,咬他。”“他要是大声哭,引来老师呢?——我就躺在地上,哭得比他还要大声。”经过一个月的暑期“集训”,爷爷奶奶对孙子小磊的表现基本满意,把他交还给儿媳妇周女士时还不忘嘱咐:“离上幼儿园还有半个月时间,你一定要不断强化他的自我保护意识。”(8月15日澎湃新闻)
在孩子入园、小升初、初升高等这些重要的转折时期,许多爷爷奶奶会因担心孩子适应不了新环境,而教给孩子些许为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这样的举动本无可厚非,只是想让孩子在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同时也保护好自身权益。说到底,目的都是希望孩子不受“坏孩子”的欺负。但小磊爷爷奶奶教给孩子的“保护”方法却未免有些过了,颇有些偷奸耍滑的意味。与其说是保护,倒不如说是传授了成人世界人际交往中的“小聪明”。
儿童的世界是单纯的、简单的。他们的社交也更为直接,不喜欢就会直接表达,大家彼此磨合才能相处融洽。再者,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摩擦,儿童间的小打小闹、哭哭啼啼本也正常。但这种“不吃亏”教育却极会换来其他同学的负面评价,久而久之,让孩子失去正常的社交。
更甚的是,在这种“不吃亏”意识的导向下,孩子有没有可能成为“小霸王”进而加入“施暴者”之列?幼儿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往往来自于老师、亲友、父母的影响,“不吃亏”培训恰恰会让幼儿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我就躺在地上,哭得比他还要大声”,这种教育很容易让幼儿逃出惩罚,扭曲孩子的人格发展。
“不吃亏”培训本意是为减少孩子的伤害,但是这种畸形的保护方法很难让孩子获得积极的评价。成长路上,长辈不可能为其铺就一切,有些东西还是应该由孩子自己去探索。施加了所谓的经验,以成人的方式去赢得“便宜”,实际却会导致孩子输掉本真,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