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小组根据关注的焦点,慢慢把触角从表面延伸到内里,对中国有了更加深入的感知:北京的空气质量为什么这么不稳定、如何改善?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例,了解中国货币电子化的情况;中国家庭文化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中国文化是中国的价值所在,感知中国最重要的是感知中国文化”,在深入的学习之余,“感知中国清华印象”暑期学校还为学生安排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如学习中文、太极、剪纸和观摩京剧等活动;参观长城,老舍茶馆等地,让他们全方位感知中国。
播下互相了解的种子
多少年以后,这些来自世界名校的尖子生是否还会记得在中国这段经历?是否还会记得一起认识的小伙伴?是否对中国有了一番新的认知?
现在回答尚早,但是可以了解他们当下最新鲜的感受:
佩吉·安·力德是牛津大学的本科生,专业是神学与宗教,在她看来,中国大学的校园非常安静,每个人骑着车,而不是开车,她对共享单车的普及感觉非常新鲜:用手机扫描单车的二维码,“叮”的一声,车锁打开,“感觉非常科幻”。力德与其他30多名小伙伴选择了“教育组”,除了对校园直接的亲身感受,她更想深入了解中国高考,想从经历过高考的人那里,看高考到底怎样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皮亚来自德国,在伦敦国王学院学习地理学,她也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她拜访过北京的创新企业——车库咖啡,发现很多创新企业有让人惊喜的想法,而且,创业门槛不一定很高,“中国的创新环境是我此前没有想到的”。
采访中,这些学生来北京的想法不尽一致:“我的学校有中国朋友,我这次来北京,回去能跟他们更好地相处”;“我关注环境问题,想知道中国在全球变暖方面的努力”;“我在书本上学习了很多有关中国政治制度的知识,来到中国,感受更多”……短短两周,清华园、北京已在他们心中留下太多东西。这是一个了解中国社会、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机会,了解、尊重、互赢的种子播下,未来可期。(本报记者赵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