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表示,上一代人喜欢独立思考,而今天,学习知识最好用搜索的方式,而思考最好用联机的方式。因为人类的认知提升,是不断外包大脑的过程。例如读写能力是有印刷术出现后的大脑外包形式。有了互联网以后,读写能力都可以部分外包,只留下提问题的能力和搜索能力,到了AI时代,提问题的能力都可以部分外包,世界需要人们不断提出新问题,有洞见的问题,老的问题通过搜索就可以了。
他指出,联机思考需要独立思考,而不是独自思考。独立思考是指你的动机是独立的,你面对的场景是独立的,但是你调取的认识资源是全世界的可以共享的。以企业组织结构发展为例,以前是金字塔结构,然后是扁平式结构,再就是三叶草结构。而现在,在市场第一线,最成功的团队都是小蛮腰团队,其中不超过7个人是组织的核心工作层,而在组织顶层有一群外包大脑(顾问)。这样的组织有强大的精专性,自主性。其实,很多时候由于我们没有提出好的问题、就聚拢不到优秀的人才,就得不到好的资源。
论坛上,古典还与在场同仁一起畅想了2050年的职场图景。他表示,或许在联机思考时代,你的专业不再是某个学科,而是解决问题。云大脑的专业就是“特别擅长解决某类问题”,小组织的专业就是“特别擅长操作某种解决方案”。除此之外,都是和机器PK的低价值劳动者。
“这些跃迁正在来临,公路思维正在变成游乐场思维;学习焦虑的人变成了终身提问者;单机思考者变成了联机思考者,他们虽然保持着联机,但是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慢慢的增加,也更有优势,或许在未来的1到2年,这些范式就会突然的转变,一个从非主流会突然变到主流。”古典说。
主论坛上,来自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互联网企业的CEO,还围绕"职业生涯理论在新高考中的作用、如何面对AI带来的挑战、管理者视角下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话题各抒己见。针对职场人的困惑献计献策。
在高校分论坛上,来自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以及企业人士一一分享了它们在大学生生涯教育方面的最新做法与探索。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培训处处长杨洪涛介绍了学职业网的最新进展,展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下职业生涯教育的最新应用。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金蕾莅介绍了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项目的现状,为大学生生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锐老师畅谈了高校生涯教育教师职业发展与学生发展侧重点。清华大学特约职业咨询师谢伟建议大学生要提升内驱力,立足于本土文化,寻找自己的人生标杆,提升对生涯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他建议高校辅导员要抓住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点,围绕关键点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