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十年磨一剑”(3)

教育动态2018-12-04王华老师

“在美国,所谓的天分、拔尖学生是一个法律上的定义,即美国法律规定只有4%—6%的学生可以被称为有天分的学生。”布莱恩·科波拉教授认为,如果说拔尖学生的天分是天然形成的,那么教育者就要通过分类选拔等方式,找到那匹最有天赋的“马”。但如果说有才华的学生是后天培养而成的,作为教育者,就需要帮助每一名学生充分发掘并发展其自身天分。

“教育有道,法无定法。”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认为,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不只是“拔尖计划”试点高校的要务,也是所有教育机构及教育者所要改变的“死读书、读死书”之教育使命。

通过怎样的方式选出“黑马”,如何使学生的天赋在均等的机会前等待被发掘?值得参与拔尖人才遴选工作的人员深入思考并有效践行。

教与学的空间如何重构

密歇根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学生每周上课时间约为15个小时,每学期约为两门课,整个本科4年学习期间共计10-15门课。而在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学生仅在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专业的学习时间就可能达到40-45门课,平均每周约为35个小时的此类专业课。但为何我国在如此大力度的量化下,却依然难解“钱学森之问”?

“因为中国学生的课太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知名数学家,现任牛津大学数学研究所和艾克斯特学院教授,山东大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特聘教授钱忠民,以牛津大学课程设置为例指出,给予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牛津大学为三学期制,每学期8个星期,而学生每天上课时间基本为2个小时。”钱忠民教授介绍,牛津大学最看重的就是留给学生充分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不强调精讲多练或是多讲多练,而是讲求精讲精练,不做重复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高等教学体系如何作变革性探索?

“对于任一学科的学习而言,学生懂了比会了更重要。”布莱恩·科波拉教授介绍,密歇根大学要求大一新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再针对他们的错误进行考试,进而使学生真正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如化学专业学生大一的第一星期就要进行分组,通过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发明5个化学结构,再根据一些物理特性,将这些化学结构进行排名。

循序渐进的启迪式教育更能培育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启创造性思维的“智斗”,从了解最基本的知识概念到进行创造发明,学生改被动式“填鸭”到自我补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