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芳写给已逝丈夫盐城师院教授王强的167封信(2)

教育动态2018-08-13李天扬老师

“昌昌考上大学了,今天是报到的日子,来来往往互送了几个来回,感觉到了儿子的不舍,但还是控制住眼泪把儿子劝走了。回到空荡荡的家,我的心也空落落的,坐在儿子的床边,不知道今晚如何度过???????”

在孙卫芳写给丈夫的信里,连续的“?”时常出现,无法抑制的思念、无穷无尽的困惑让孙卫芳常常这样询问丈夫。

“昌昌已经开始新的生活,我也要以校为家,慢慢适应一个人的生活。有一件事我还没有告诉你,昌昌最后选择了审计学,是我鼓励他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我想你一定是支持他的。”

在孙卫芳眼里,儿子越来越懂事了,但也因此才更加担心。

“半学期过去了,昌儿在成长、进步,如愿考入了ACCA专业,顺利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这学期ACCA的课程将开设,压力和动力并存,你在天堂一定要为儿子祈福!”

当人们为王强的精神所感染时,孙卫芳超乎常人的坚强也让身边的人肃然起敬。身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的她,坚持认真工作,用心爱护家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和王强一样,对家庭负责、对党的教育事业无比忠贞、对真理执着求索的“70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今天有好消息带给你。贾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正式出版了!你们经济法政学院现在的教科研氛围越来越浓,省教学成果奖、省部级以上社科基金项目、省重点教材和专著……数量都在增加。你的团队也更加壮大了,年轻的几个老师都进步很快。听到这些你一定很开心。你念念不忘的就是这些。”

孙卫芳知道,学科建设是王强生前最为牵挂的事。这份牵挂,成了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为之奋斗的方向。

“今天,我又一次来到你的墓前,快三年了,我给你写了很多信,也常常去师范学院的纪念馆里祭奠你。虽然有时只是只言片语,但一直把他们当作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直以来我和你交流和倾诉的唯一方式。快三年了,还是害怕别人和我谈及你,害怕有人触及我永远的痛。这座城市、这个家,你无处不在……”

“春天来了,绿色多了起来。你也许从未想过,你视之为本分的工作,感染了这么多人。作为你的妻子和同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抚养好孩子的同时,继续完成你未竟的事业。在我心里,生命之树常青。”

距离王强去世整整972天,孙卫芳写下第167封信……(记者郑晋鸣)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