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及生存现状,山东青州创新机制筑巢引凤

教育动态2018-07-19王华老师

“邵庄镇地处偏远,但近三年来我们招的42名青年教师却无一流失。”山东省青州市邵庄初中副校长李汉富说,“因为我们不仅要留住人,还要留住他们的心,让他们能在这里安居乐业。”农村教师待得住留得下的现象在青州市普遍存在,这得益于全市的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更得益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校长交流激发学校活力

上庄小学坐落在山东省青州市西南边的山区里,校园里至今还保存着3棵900多年树龄的古槐,春来勃发,笼盖校园。

3年前,这里许多教师不会连接多媒体、不会用word文档,甚至连电脑开关机都搞不定,因为他们从没用过电脑,全校31位教师中,24人在50岁以上。

但是,现在学校每个老师都已能熟练应用电子资源教学,上电教公开课。变化从何而来?这得益于学校交流来了一位年轻的校长。

2012年,牟恒水交流到上庄小学担任校长。他没有抱怨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而是从手把手地教他们学用电脑开始。

牟恒水把开机、上网、下载教学资源任务都分解成一个个步骤,打印出来贴在每一位老师的电脑屏幕下方。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培训,谁有问题,他就会马上过来帮忙。坚持了两年,很多老师都可以熟练应用教学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了。

有的老师年龄大了,不愿上公开课。牟恒水不断鼓励,并坚持为每位老师录制电教公开课,有时候一上午他自己扛着录像机连录三节课,累得手臂酸麻,也不让别人代录,“因为校长亲自录课,会让老师们觉得特别重视”。

校长交流带活了这所山村小学。如今,学校不仅开起了音乐体育课,办起了运动会、艺术节,还建立了计算机、摄影、布艺等13个兴趣小组,开设了励志、感恩、行为规范、多才多艺小名士风采展示等校本课程。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人物和主导力量。青州近年来实行校长任期交流制度,校长、副校长一般5年交流一次,激发了学校发展的活力。”青州市教育局局长徐继中说。

青年教师在这里安居乐业

“刚来农村学校,也是有点不甘心。”家在外地的孔凡华2009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青州市邵庄初中。一来报到,学校就给他安排了一位师傅,两个人打对桌“青蓝结对”,师傅事无巨细帮助他适应教学生活。

一年下来,孔凡华就听了其他老师的100多节课,满满记了四大本笔记。在师傅的指导下,孔凡华也开始摸索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还建立了“一帮一”学生导师制。第一年结束时,孔凡华就评上了全市优秀青年教师;到了第三年,孔凡华自己也开始结对帮扶新来的教师,并被评为全市优秀指导教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