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做起,转变教师观念是突破口,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客观、鼓励为原则评价机制是关键,坚持了解和尊重是保证。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切实地理解、信任学生,学生才会热爱老师;师生关系融洽,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为全面完成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我:魏老师,您经历了22年的教师职业生涯,一路走来,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和荣誉。最后请您谈谈您由一名新手教师成长为一名名师的心得与体会。
魏老师:其实,大学毕业后开始担任教师工作的三年里,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一直没有明显进展,可以说就是一名教书匠。后来,我们原来的教研组长黄老师的一堂十分成功、精彩的公开课激励了我,我从中深受启发,意识到自己不能一辈子就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为了扩充学科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我向书本学习,靠的是“勤劲儿”;向实践学习,靠的是“恒劲儿”;向名师学习,靠的是“赖劲儿”。写读书笔记,做文摘卡片,主动听名师讲课,与同行交流、探讨和研究,甚至主动请领导、同行来听课,把每一节课当作公开课来上,坚持每节课上完及时写教学反思。有了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我在教学上更加得心应手了,对教材的研究深入了,对课堂的理解更加准确了,对教师的透析更加有见地了。“成长不是等待,不是靠别人来拽”。2002年我主动争取到一次全市公开课的机会,花了20多天时间,一次次试讲,一次次推翻,一次次再来。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终于,那次公开课讲得很成功,虽然不是十分完美。从此,我接到的公开课越来越多了,由校级示范课,市级公开课,慢慢发展到后来的省级公开课。
我认为,一个优秀教师不是仅靠培训就能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整天忙着读别人的“书”,自己的“书”却没有读。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已被剥夺殆尽。过重的外在负担会导致“肤浅后遗症”。因此与其忙忙碌碌,不如围绕自己的教学特色钻研下去,深化、细化,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财富。
第二部分教师成长分析报告
根据教育学原理相关知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和上述访谈记录,我认为在一个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中,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激情执着的专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