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扶持一般贫困地区。由于交通、能源、水利、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又由于过度开垦,造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的一般贫困地区,应该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治水改土,提高水利化程度,实施生态扶贫,培植增收产业,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逐步消除因灾返贫率。
(六)扶贫开发和保护生态,力求相得益彰
保护生态,营建美丽乡村。对亩产量低于120公斤以下广种薄收的土地实行全部退耕还林策略,实施生态扶贫;生存条件差,无人耕种,撂荒的大量耕地和那些抛荒又无条件流转的土地,要按照退耕还林要求实行造林和补贴;对封山育林的“天保工程”应制定相关的补助标准,给予农户育林补贴;公路不通,农民养的肥猪等农用物资运不进,农产品运不出,增产不增收。很多木材、果蔬腐烂在山里。修公路就要占用山下农户的土地,土地使用协商难度大,可以尝试公路建成后两旁种树,实行退耕还林补助,解决失地农民的补偿。
(七)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共享公共资源
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发展各类教育,妥善解决贫困群体子女上学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完善公共卫生、文化、科技和社会保障等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在寄宿制不完善的村要着力解决上学距离远、无幼儿园、不通路、无校车等问题,确保适龄儿童能上学、上好学。切实解决离乡村卫生院(室)远,又无赤脚医生、无救护车、无担架,留守老人、小孩生病后无法就地就近及时医治等的问题:加强乡村医生职业培训,配备救护车,安排乡村医生下乡出诊,定期对留守老人、小孩和孕妇进行体检,保障贫困弱势群体生病后能就地就近及时医治。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繁荣,满足乡村民众的精神需求。
(八)动员多元主体,伸出援手助力扶贫
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国已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目的在于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目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全新的扶贫格局。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这也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从各地实践看,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搞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成效会更加明显。精准扶贫的思路动员我国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到扶贫的行列中来,开创多维联动的社会扶贫新格局,真正反映民情民心,将脱贫致富带入到寻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