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钉子房青岛一孤岛钉子房四周被挖空 成孤岛(3)

今日资讯2018-10-26王华老师



城阳山水嘉园小区:钉子房,更像是一处孤岛   在走访过程中,最让记者震惊的是城阳区山水嘉园小区附近、黑龙江路路边上一处工地里的钉子房。房子正处于工地的中央位置附近,而整个工地里,四五辆大货车停在里面,整个工地里有被它们车轮来回碾出来的圈,正好将房子包围了起来。工地已经下挖足有四五米的深度,而遗留的这处四间老瓦房孤零零在那里,被推到了这样的高度,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小的孤岛。   进入房子的路已经没有了,四周的泥土都被挖掘机等工具给挖走了。而房子也已经没有人居住。整个工地周边也都在开发建设中,全部是住宅楼,有高层、有多层,有的已经建设好,而且居民已经入住;有的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最后的施工。记者前往小区里想打听一下房子的情况,但这处钉子房就像是敏感词,一听说询问关于它的事情,大家都摇头表示不知情。   黑龙江路22号山水嘉园旁工地,一栋没人居住的钉子房矗立工地之中。李沧国棉六厂拆迁工地,二层小楼被拆了一半。   对话坚持10年的钉子楼夫妻   水、电,城市发展到今天,这两样原本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可对于杨家群村190号的老张两口子来说,却是他们退休后每天生活里必须要解决的两项内容。从十年前拆迁开始,家里的水电就全都停了,刚开始去人家家里打一些水,一天两天可以,时间长了肯定不行,现在都是买水吃。用电更是麻烦,孩子给弄了一个电瓶,白天拿出去充电,晚上回来照明,其他电器都用不了。这还不是最让老张担心的,他指着自己的房子说,邻居的房子拆除以后,时间长了,残余的部分跟自家房子连接处的墙体已经出现裂缝,如果坍塌的话有可能把自己的墙壁也给拽倒。   缺水、没电,用老张自己的话说,他们老两口现在就像活在上世纪40年代一样。那当时房屋征收时为什么不同意呢?忍受十年的煎熬又是为了什么?说起过去的十年,老张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他说,自己是个残疾人,很早就干不了重体力活了,从16岁开始,他跟着师傅学徒当裁缝,后来一直在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那边跟人家做衣服。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他和妻子就到工商部门注册了一个服装店,当时注册的营业面积就是一层的160多平方米。这个在家里办的夫妻服装店也成了一家人唯一的收入来源。   2003年的时候,当时杨家群村启动拆迁改造,老张说,村里的改造是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作为村里的一份子,他和妻子都支持拆迁。当时主要的问题是因为网点房,我们家里做服装生意,回迁时我们还想要个网点房,好继续做生意,可对方一直不同意给。老张说,改造前自己有房子可以做生意,改造以后如果不同意给,那生意就没法做了,后来经过多次协商,当时也同意给过一个‘网点房’,可根本就不是正规的网点,而且位置很偏,很少有人能过去。   想要网点房的要求没有被满足,老张说他就不同意拆迁,而自己房子也就被遗留了下来。后来也有些不明人员上门滋事,逼迫赶紧拆,可不给网点房我们就是不同意。   在孤房里生活了十年,记者看到里面还堆放着许多木柴,都一块块劈好堆放着,冬天取暖也完全靠自家生个炉子。看着周边高耸的楼房,原先的老邻居早已都住进了新房,再看看自己的条件,老张内心深处也盼着能早日改造。我这个房子上下两层一共200多平方米,换新房至少能换两套,我们和孩子可以一家一套。坚持了十年,虽然现实条件艰苦,但老张和老伴仍不愿降低自己的要求。虽然老两口都已经退休,现在服装的生意已经不做了,但他们还是想要一处网点房,而且拆迁补偿的价格不能按照十年前的标准,得参照现在的房价进行补偿。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