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资,是国家经济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宏观调控,与社保标准、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等挂钩。比如上海五项社会保险的最低基数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60%计算的,而最高基数则是平均工资的300%。目前分别是3022元和15108元。而上海的最低工资,也随着平均工资的增长而水涨船高,今年调整后已达到2020元。而社保标准最低基数、最低工资标准、低保标准,则关系到低收入人群的生计,调整时必须有严格的依据。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平均工资的统计是科学的、专业的,而且必须搞平均主义,而不能发布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否则,其他相关的标准都会乱了套。如果要发布不同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则是另一回事。事实上,这些数据几年来也并不少见,上海就曾发布过包括高位数、中位数和低位数在内的各行业工资指导价。
最后,还想谈的一个问题是,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工资拖了平均工资的后腿。而是否真的拖后腿,还要再仔细算算。统计局早就说了,平均工资不是到手的工资,一般指的是税前工资,另外还包括社保、公积金等。北京非私营单位人员年平均工资10万元,每月也不过8000元出头,扣除个税、社保、福利,到手的工资不过5000元。再看私营单位年均工资5万元,每月不过4000元,拿到手的就更低了。在网上吐槽的北京的小伙伴们,你每月收入真的连三四千元都不到吗?
在不发布平均工资的年代,一个人干到退休能拿多少钱,退休后拿多少钱,是早就知道的,要多挣一点,是不可能的。而现在,今年拿多少工资,不等于明年能拿多少工资,更不等于十年后能拿多少工资。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一个人对现有的工资水平不满意,完全可以自主选择其他工作,说不定换个行业,明天工资就翻番。挣多挣少,都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