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生活不能自理工伤人员的生活护理费,在目前享受待遇标准的基础上也进行了调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增加210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增加170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增加130元/月。
三是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同时调整,在目前待遇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90元。
医保封顶线提高到39万元
今年4月1日本市医保进入2015医保年度(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从4月1日起,将2015医保年度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36万元提高到39万元,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仍由地方附加医疗保险基金支付80%。外来从业人员医保和小城镇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同步调整。
2015医保年度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门急诊自负段标准、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均不作调整,仍然按照2014医保年度标准执行。
推荐阅读:平均工资你怎么看?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数字,格外牵动着你我的心。其中一个数字,就是工资。
对大部分靠劳动换取报酬的人来说,除了关心自己工资的多少之外,更会引发焦虑的,是别人的工资。
最近,各地2016年平均工资数据陆续出炉。目前全国有20个省区市公布了2016年平均工资。在这20个省区市中,北京的平均工资最高。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268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2902元。
这个数据甫一发布,和往年一样,立即引发许多人的吐槽。不少人称自己的工资未达到平均水平,大呼拖了后腿。还有人调侃: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而别人的工资那么高,也引发了很多人的羡慕嫉妒恨。更有媒体质疑统计局,每年在那里自说自话,发布的数据太粗糙,应当精细化发布、分行业发布。还有专家指出,应像其他国家那样,在发布平均工资水平的同时,发布中位数、高位数乃至低位数。
在这里,想对平均工资的来龙去脉做一点解读。
统计社会平均工资,反映出实际上人们的收入是不平均的。
我国也曾有过不发布平均工资的年月。在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时间里,人们的工资标准是统一的。作为上世纪70年代初生人,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周边亲戚邻居的收入,那时普通职工是36块万岁,学徒是18元,大学毕业生是60元左右,最低的是在里弄生产组工作的,7毛钱一天。也有例外的,如八级钳工等高水平的老工人、高年资的知识分子、高级别的干部,工资比普通人高一些。在计划经济时代,铁饭碗、大锅饭,干多干少都一样,所以根本不需要统计平均工资。各地开始统计平均工资,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诞生,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有着紧密关联。所以,平均工资统计数据的出现,相比36元万岁,是一大进步。
上海最早发布平均工资是1993年,发布的是1992年度的上海职工平均工资356元/月。之后,上海年年发布平均工资:1993年度月为471元/月;1995年度为773元/月……1998年,上海人的月平均工资便达到了四位数1005元;2004年又翻了一番,2033元/月;到2011年又翻了一番,达到4331/月。去年发布的平均工资是2013年度,达到60435元/年,5036元/月。工资水平20年来的变化,还是很让人感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