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江湖里,侠士也经常以武会友。博客里,他会时不时针对遥感领域的问题和某某人掐一架,或摆个擂台分胜负。
地质学家嵇少丞评价说,比起小说里黄老邪的七分邪气,三分正气,李小文邪气不重,是个有大爱的人。
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
看见温总理去灾区,飞机上工作的照片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李小文的一名博友说,李小文多少有些魏晋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
李小文大学时期的校友戴绍基说,李小文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做出的贡献更可贵。
如今,李小文的博客更成为了学生和同行答疑解惑的平台。隔三差五,就有人在博客里留下专业问题等待答复,李小文会挑出其中一部分解答。如果问题繁琐,他会主动要求对方留下邮箱地址,邮件里,他最爱用的落款是,小文。
布鞋院士走红后的烦恼
电话里,李小文说冷一冷。
媒体和网友的持续关注成了他的负担。他希望用这种方式让舆论的山洪消退。
李小文的声音低沉而果断,这种气场与照片里看似作脱贫报告的老人似乎格格不入,只有在提到网友对他的评价时,他才哈哈一笑,谢谢网友们。
18日的那场讲座在李小文看来,这只算一次与学生们的闲谈,没什么特别。
如果不是因为那张照片,媒体蜂拥而至,他能平静地研究遥感领域流形与分形的区别,或者继续研究环保部和国土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67岁的老人有自己对付新闻的高招。
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
李小文了解新闻的传播规律,希望赶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过了两天温度没降,他又略带委屈地向记者解释,本以为这两天热度会过去的,然后在邮件里和记者商量,能不能以文会友。
李小文说记者四处寻他让他很不好意思,自己文字不好,写文章有些词不达意,向记者请教文章该写成什么样子才算合格。其实李小文在谦虚,他用几句简单的古文,就可以解释复杂的遥感原理。
博客里,近百名网友给李小文留言,说他红了。
李小文不做回应,只以敬答好友为题留下博文,里面只有一个链接,是河南贫困县舞阳县的贴吧。4月初,舞阳县中小学数千名教师停课罢工,抗议政府克扣工资,一直没得到回应。
有网友揣测李小文的本意,他不希望自己作为院士因为一张照片走红,而是希望更多的普通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