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的崛起引起世界瞩目,美国一面实施打压,一面竭力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2011年1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澳大利亚,签订了美军在澳驻军的协定,同时准备以军事力量重返菲律宾,以加强亚太地区对华军事部署。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国内也滋长了某种偏激的民族情绪,认为应彻底改变邓小平时代确定的韬光养晦的方针而对美采取强硬对抗,并以为已有了相应实力。其实,单纯以美国自身的综合实力而论,在经济上、军事上同中国相比仍具有巨大优势,何况还有西欧和日本这样实力很强的盟友。中国一方面要反对美国对华打压,坚决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另一方面应对自身力量有清醒认识,在此基础上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而不能走回上世纪60年代那种四面树敌、超出国力搞强硬对抗的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可动摇 2010年国际经济界给中国戴上世界第二这顶桂冠,国内主流媒体冷静地没有庆贺,反而是美国、日本和一些西方国家大肆炒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最近推出的估算结果是,中国的GDP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达美国的70%。 如此高估中国经济规模,带来一些相应的论点:中国应该承担更大甚至主要的国际责任,应让人民币大幅升值,应为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西欧金融危机承担责任,应率先履行减少碳排放的诸多义务……同样,美国愈加重视中国的军事威胁,将其军事力量更深地介入亚太地区视为理所当然。 回顾历史,解放初期的中国因受美国敌视,不得不采取一边倒战略,即以对外部半开放的态度向苏联和东欧开放并争取援助,这种做法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至1959年,中国的国内产值按汇率达到600亿美元,同年美国为5600亿美元,双方差距缩小至不到10倍。1960年以后中苏关系破裂,当时中国曾以极左的外交政策同时打倒帝、修、反,四面树敌,使自己在国际上十分孤立(只有一些需要中国花钱来争取的穷朋友),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直至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中国的GDP不过2000亿美元,美国则接近3万亿美元。事实证明,实行所谓的革命外交路线,使得中国上世纪50年代同发达国家刚刚缩小的差距在60年代和70年代又拉大了。现在有些人还吹嘘当时的对外政策强硬,这不是对历史的无知便是别有用心。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采取了对世界全方位开放、对外不搞对抗、韬光养晦埋头发展的方针,取得了世界震惊的成就。从一些工业品的产量看,中国的确已成为世界工厂。不过若仔细分析,中国的产量优势还主要在低端产业方面,高端产业的龙头仍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引领。即便从国内的工业生产看,计算机芯片和操作系统主要来自美国,高档发动机来自俄罗斯,复合材料和数码技术主要引进日本,这说明中国在微电子、光电新材料、航空工业基础等方面仍然薄弱,只有航天业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却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今天的国人切不可盲目乐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决不可动摇。 中美军事实力差距巨大 中美之间的军事差距也十分巨大。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年即1950年出兵朝鲜,同美军较量达成了势均力敌的战果,一时举世震惊。国内一些人常以此为据,认为抗美援朝时中国就能对抗美国,现在力量对比应该更有利,其实这是不了解军事科技发展史而产生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