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管理制度管控的风险点(4)

规章制度2018-10-08王新老师

二是,框架协议的签订应引入竞争制度,确保供应商具备履约能力。

2.按照规定权限签署采购合同

根据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拟订采购合同,准确描述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按照规定权限签署采购合同。

对于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应当组织法律、技术、财会等专业人员参与谈判,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相关工作。

3.统一规定量差允许度(合理损耗量)

对重要物资验收量与合同量之间允许的差异,应当作出统一规定。

第六个环节:管理供应过程(第十条、第十二条)

管理供应过程,主要是指企业建立严格的采购合同跟踪制度,科学评价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并根据合理选择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办理运输、投保等事宜,实时掌握物资采购供应过程的情况。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

1.缺乏对采购合同履行情况的有效跟踪

2.运输方式选择不合理

3.忽视运输过程保险风险

后果:可能导致采购物资损失或无法保证供应。

主要管控措施:有4个

1跟踪合同履行情况

依据采购合同中确定的主要条款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对有可能影响生产或工程进度的异常情况,应出具书面报告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需求物资的及时供应。

2.建立并执行巡视、点检和监造制度

对重要物资建立并执行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巡视、点检和监造制度。

对需要监造的物资,择优确定监造单位,签订监造合同,落实监造责任人,审核确认监造大纲,审定监造报告,并及时向技术等部门通报。

3.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

根据生产建设进度和采购物资特性等因素,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办理运输、投保等事宜。

4.实行采购登记制度或信息化管理

实行全过程的采购登记制度或信息化管理,确保采购过程的可追溯性。

第七个环节:验收(第十一条)

验收是指企业对采购物资和劳务的检验接收,以确保其符合合同相关规定或产品质量要求。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三个“不”

1.验收标准不明确

2.验收程序不规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