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2016年陕西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据初步测算,2014年我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5.6%。从子项指标看,城乡居民收入、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等指数差距较大,成为影响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度的重要因素。
日前,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确定了“十三五”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陕西”(即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会上,省委书记赵正永明确指出,经济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增长速度与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以及土地利用粗放、能源消耗偏高、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是我省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必须加快速度补齐短板。省委书记的短板论述,既是对我省生态环境现实现状的真实描述,也为我们加快补齐生态短板吹响了冲锋号角。
天变蓝水变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据省环保厅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铜川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5天,优良率77.6%。原来被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的铜川,如今成为了对生态要求极为苛刻的朱鹮栖身之地。
煤城铜川之变,是我省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以来,我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气”“水”“土”三方面持续用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气”,主要是降低PM2.5,改善空气质量。“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大工业污染源防治,实施城市大气综合整治和机动车污染防治工程,建设绿色屏障工程,建立联防联控预警工程,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特别是在减少雾霾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省委、省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大气污染治理问题,启动实施了“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五年来,全省累计关停小火电68万千瓦,淘汰水泥、焦炭、造纸、电石、铁合金等落后产能1370万吨,印染、纺织118万米,单位GDP能耗下降16.4%,超额完成规划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