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表示时间周期的词,除了“年”和“岁”,还有“祀”和“载”。
《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晋代郭璞对这句话有详细的注解:“岁,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载,取物终更始。”
祀、年、岁、载四字在上古同义,表示365天的时间周期。
所以,“年”的产生来源于农耕生活。而“过年”,最初是古人在谷熟时节举行的庆典。
西周的农夫在农历十一月间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这是“过年”的起源。而这时“过年”并没有固定在某一天。到汉武帝时期,正式确定农历的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由此,“过年”成为了流传数千年的最盛大节日。
关于“年”,民间还有一个传说。
上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夕”,形貌狰狞、生性凶残,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就出来祸害人间。神仙“年”带领人们悬红布,点红烛,挂灯笼,燃爆竹,把怪兽“夕”赶走了。这就是除夕的故事,腊月三十晚上被称为除夕夜。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初一称为过年。
从此每年腊月三十,家家贴红对联,挂红灯笼,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正月初一大早,就要穿新衣戴新帽,走亲串友作揖拜年。
小的时候,腊月三十晚上老家的神台上总要点燃两只长长的红烛,持续燃烧到第二天早上。爸爸告诉我这是’长明灯’,从三十晚上到初一早上灯火不能熄。
腊月三十晚上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年夜饭,就是守岁。
年夜饭就是现在的团圆饭。
古人的年夜饭从掌灯时分开始,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庇佑,然后入席就坐,慢慢吃,可以吃到深夜。
守岁,又称熬年,是除夕夜非常重要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