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技系统劳模事迹材料(5)

材料素材2018-10-10王新老师

--立足生产破瓶颈,为工厂创造巨大效益。从三期投产开始,肖小军作为闪速炉主管生产的工段长,面临着处理高杂质的铜精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稳定闪速炉生产,改善经济技术指标,他积极参与处理高杂质铜精矿及降低电炉水淬渣含铜攻关,提出了一系列有创造性的意见与方案并具体负责实施,使闪速炉炉况能得以维持在较好水平,技术指标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为工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处理高杂质铜精矿技术攻关》获得了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电炉渣含铜达到年均0.65%的好水平,是自二期改造后电炉渣含铜最低值,为工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该项目获得了全国QC优秀成果奖。为降低工厂生产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工厂的核心竞争力,他积极地投入到《闪速炉中央精矿喷嘴国产化》、《蒸汽干燥系统国产化改造》的攻关中,他从方案提出、方案论证及现场实施全过程地参与,其中闪速炉中央精矿喷嘴是闪速炉是最核心的设备,通过近半年认真、细致的工作,完成了对闪速炉中央精矿喷嘴国产化的改造,该项目每年可为工厂节约成本180万元,同时提高了工厂核心竞争力。

针对工厂第二个长周期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制约环节,肖小军参与了闪速炉锅炉对流部改造及正压输送系统改造的方案提出、论证工作,并全过程参与了这两个项目的实施、调试、试车及正常的生产管理规程的编制工作,解决了三期工程后一些瓶颈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曾出现了电炉电极软断的故障,他和同事一道,发明了电炉电极端头焙烧法,创造性的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焙烧电炉电极头,为工厂的生产节约了时间,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成绩,来自对管理的把握

--勇挑重担,成功经受考验。2007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肖小军开始担任熔炼车间生产副主任。就在这年,贵冶30万吨铜冶炼工程建成投产,工厂产能规模从40万吨提升到了70万吨,开创了双系统生产管理的新格局。如何运行和管理好双系统生产,是摆在肖小军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2008年,熔炼车间生产迎来了更大的考验:一是年初的冰雪灾害、夏季限电,对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构成了巨大影响;二是闪速炉处理的原料成分日趋复杂,地方矿所占比重最高时达到31%,是往年的2倍以上,给车间合理组织生产带来巨大困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肖小军认为,作为工厂的基层管理者,首先要适应形势,转变观念,只有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才能适应公司和工厂发展新要求。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