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北京医改新政(一) 财政从补供方到补需方

医疗保险2018-11-28王新老师

  过去,财政主要是供养医疗机构,今后应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投入重点从保供方转向补需方,通过加大医保资金的投入,提高医保水平,用医保资金购买患者满意的基本医疗服务。也可以向社会购买服务,谁提供的服务好,就买谁的。这将慢慢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政府的资金花在刀刃上。

  专访对象: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

您如何评价北京医药分开改革?

  韩晓芳:2016年,我们出台了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分三批在五家大型医院试水以医药分开为突破口的综合改革,包括六方面内容:即推进两个分开(即: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建立三项机制(即: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医保付费调解机制、法人治理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

  也就是说,医药分开改革只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内容之一,具体做法是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诊疗费,建立医事服务费制度,将取消的三项收入打包平移到医事服务费,在不依赖财政投入的前提下,实现医院补偿渠道的合理转变,切断药品销售与医院收入之间的利益联系,让医院从卖药转向卖服务。

  总体看,改革试点取得了两升、两降、三平、四变的综合成效,有些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些。两升是指,医务人员积极性、医院管理水平实现了两提升。两降是指:与改革前比,医保患者负担、医院药占比实现两下降;三平是指:一是医事服务费平移转换,二是医院运行平稳,三是社会反应平稳。四变是指:一是利益机制变化;二是医院管理理念、管理重点、管理手段等都发生了变化;三是医生行为变化,四是患者就医行为变化。

  但要说明的是,这是综合改革效果。实际上,我们在做公立医院改革的时候,总体是考虑要综合改革、政策联动,这是一直坚持的思路。

  大家都知道优质资源汇集在北京,但北京八路大军办医,这使条块分割的体制性矛盾更加突出。此外,北京医疗需求的格局更为复杂,北京既承担了基本医疗的任务,又需要满足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所以,北京医改绝对不能就一项改革单兵突进,这样做虽然难度小,但会出现摁下葫芦起了瓢的现象。比如,医药分开如果不与医保、财政等其他改革联动,很可能取消了药品加成,医生就又去挣别的钱。

医药分开改革如何与财政、医保联动?

  韩晓芳:近年来,财政确实加大了对医疗改革的投入,而且力度很大。但并不是把财政投入直接补到减少的药品加成收入上,而是花钱买机制,将钱用在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新的服务模式、支持医保和价格改革等方面。过去,财政补人头、补亏损,现在转变为按照服务量、按照公益性绩效考核结果来补偿,从机制上解决了过去不怕亏损的问题,促进医院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