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开发提速
莱洲湾南畔、潍坊所辖的寿光、昌邑和寒亭区以北(简称“三北”)沿海区域那片广袤的盐碱地,在未来五年,将成为潍坊现代化重化工业和制造业主战场。在大幕徐徐开启的潍坊“十一五”大戏中,“三北”开发、建设滨海项目区无疑是最受镁光灯追逐的角色。
按照潍坊“十一五”规划,未来5年,潍坊将全力打造以“两线四区”为框架、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滨海项目区将建成100平方公里,对全市工业贡献率将达到15%以上。
据悉,此前潍坊市已成立沿海经济开发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三北”开发。潍坊市发改委的有关同志告诉记者,只要有资源组合、产业和基础设施等优势支撑,潍坊加速北进时机一如瓜熟蒂落。
潍坊北部沿海地区海岸线长140公里,地下卤水静储量约为58亿立方米,科学合理开发可长期支撑盐化工业发展;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为15亿吨、175亿立方米,有发展油气化工的基础条件;“三北”拥有大量滩涂和盐碱地,适宜布局大型重化工项目。更重要的是,该区域已初步形成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等支柱产业,并拥有山东海化集团等一批强势企业。大莱龙铁路横贯东西,潍坊港正在申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连接“三北”与市区的进港路已贯通,这些都为大规模开发“三北”奠定了基础。
作为支撑“三北”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未来五年,潍坊港将实现大“扩容”。1998年在争议声中开张的潍坊港,目前已拥有两个5000吨级、两个3000吨级泊位,吞吐量达到300万吨。“2005年,潍坊港实际吞吐量已达到400万吨,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未来五年,潍坊经济将以年均15%左右速度快速发展,潍坊上下将现‘大进大出’的盛景。”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潍坊港将建成三个万吨级泊位,并实现一类口岸开放。即使这样,潍坊港还会“胀肚子”,因此,羊口港“扩容”也被列入“十一五”规划—建成两个5000吨级泊位,届时,潍坊全市港口吞吐能力将达到1500万吨。
有“三北”主战场这一载体,重化工向北转移顺理成章。“十一五”期间,潍坊重化工将走出市区,进入“三北”项目带,与相关产业配套成龙。
“一圈”“两翼”“三带”
“一圈、两翼、三带”,这是潍坊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城乡分割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区域发展上的新布局。
“一圈”,即中心城市圈。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连接寿光、昌乐、安丘、昌邑、滨海经济开发区和滨海项目区,在规划、产业、设施、资源、环境等方面统筹考虑,实施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共建共享,逐步实现城市、经济、交通、环保一体化,构建紧密性、半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一主五副”大城市框架和“一山两水三河”城市生态体系。
“两翼”,即以高密和诸城为主组成东南部经济区,以青州、临朐为主组成西南部经济区。在中心城市带动下,突出特色,积极参与沿海经济区与周边经济区的分工协作,实现迅速壮大。
“三带”,即中部胶济经济带、北部沿海经济带和南部山区经济带。其中,中部胶济经济带为优化提升区域,抓住国际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机遇,着力优化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人口吸纳能力,成为市域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经济密集区和人口密集区。
北部沿海经济带为重点开发区域,充分发挥盐卤、后备土地、石油、海洋等资源优势,加快开发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南部山区经济带为重点保护区域,控制重化工业向南扩张,严禁布设污染项目,实施保护性开发,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和轻型工业,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
“南控北移、东扩西延”,潍坊在区域发展上的布局,与济南“南控北跨、东拓西进”有异曲同工之妙。
“工业强市”不动摇
潍柴、福田重工、晨鸣、海化……近年来,潍坊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总量急剧攀升,并培育出一大批在行业叫响的拳头企业。2005年统计显示,潍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833家,销售收入2729亿元,利润142.5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9家,过150亿元的3家。
未来五年,潍坊市继续围绕“工业强市”,大力实施“5450工程”,即壮大机械装备、重化工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造纸包装五大优势产业;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钢铁冶炼四大潜力增长产业;建设50个制造业与能源保障项目,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市场占有率高、结构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体系。
到2010年,潍坊工业又将捧出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000亿元,实现利税600亿元;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20家、过100亿元10家、过500亿元的2家;5个工业产品获国际知名品牌、30个入选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
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潍坊工业强劲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一五”期间,潍坊将重点培育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构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同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按照“2431”标准建设职教中心,培养技能型人才。到2010年,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
叫响“潍坊农业”品牌
拟用短短的五年时间,将全国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一股脑儿揽入怀中,潍坊气魄之大,国内无与伦比。
以寿光蔬菜为代表的潍坊农副产品,这些年在国内外市场可谓风光无限。“十一五”期间,潍坊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并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做大瓜菜、畜禽两大支柱产业,并扩大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到“十一五”末,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达到500万亩,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98%以上;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00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1200亿元,从业人员80万。
为实现农产品批量均衡供应,“十一五”期间,潍坊市将在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集中区域建设高标准市场,鼓励大型消费机构和采购集团来潍坊设立农产品采购中心,同时,加快市、县、乡、村农业信息服务互联网,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十一五”末,全市90%以上农民纳入产业组织。
突破服务业
2005年,潍坊市三次产业比值为13.4:56.8:29.8,第二产业一路走强,第三产业相对偏弱,势必制约和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进一步高度化。去年8月,潍坊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拟从资金、政策、体制等方面突破潍坊服务业“软肋”。
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潍坊服务业增长速度力争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到2010年达到35%以上,其中市区达到45%左右。
建设山东半岛中部金融中心,这是潍坊“十一五”努力的方向。据悉,自今年起,潍坊将开工建设18万平方米的金融服务中心,吸引境内外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前来设立分支机构,建立起以银行、保险、证券机构为主体,担保、信托、租赁等多种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力争引进3—5家股份制或外资金融业分支机构。
“十一五”期间,潍坊将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改造传统商贸流通业,提升交通运输业。重点抓好鲁东物流中心和潍坊中央商务区建设,构建潍坊港、高新区、外商投资开发区三大物流基地和一批重要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物流业货值均达到1000亿元,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超过1500亿元。
旅游会展业、休闲娱乐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等,未来五年内,这些领域也将有所突破。
推动区域一体化
建设三条交通干道与青岛相接、借“三北”开发与京津冀辽加强联系。“十一五”期间,潍坊将打破行政制约,加强市域分工协作,加快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
潍坊重视青岛方向交通干线建设,未来五年,将在诸城、高密、昌邑方向建设连接青岛市区和机场、港口及黄岛的便捷通道,更好地接受青岛辐射。另外,潍坊还将发挥与青岛地域相邻、交通便捷的优势,加强与青岛等东部沿海地区合作。
潍坊北部沿海地区濒临渤海莱州湾,与日韩隔海相望,位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同时又是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区连接地带,处于全国经济增长热点北移的通道之上,“三北”地区的规划开发,将有力地推动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互动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