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8日的罗定邦中学,呈现出了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放眼望去,教室里密密麻麻地坐满了听课的老师。这一天,来自山东、山西、湖北等全国各地和广州、阳江、云浮、顺德等广东省内学校的骨干教师齐聚罗定邦中学,参加“全国八所课改名校同课异构”活动。为期三天的罗定邦中学“1+1”自主课堂建设论坛由此拉开序幕。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专家,全国课改名校校长及首席名师等,先后开设五场专题讲座和示范课,为近2000多人次来宾奉上了一顿“教育教学改革思想解放”的盛宴。同时,罗定邦中学被授予“中国名校实验基地”、“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重点课题科研单位”牌匾,向世人充分展示了该校自实施“1+1主体建构”育人模式改革5年以来的显著成果。
以创新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探寻“1+1主体建构”育人模式的方向
罗定邦中学是顺德区大良街道所属的一所公办普通高中。一直以来,学校办学成绩处于区内同类学校前茅。为了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进一步提升,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改革创新是学校唯一的选择。在课堂教学改革席卷全国的背景下,罗定邦中学坚定地融入改革大潮,率先以创新“1+1主体建构”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开始了一条寻找符合自身发展的育人模式之路的探索。
所谓改革,口头上说说容易,但是要落实到实处,却并非易事。罗定邦中学首先在建构主义者那里找到了启发。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自此,学校以新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了“1+1主体建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在改革的过程中,学校设计了“渐进式”的改革路线图,并确立了“先行先试、做中学、学中做”的指导思想。2010年秋季,在学习、借鉴全国课改名校的基础上,学校开始在高一级18个班九大高考学科推行高效课堂改革。此后逐渐形成了新高一要推行新课改,人人都要先培训再上岗、先听课再上课、先验收再升级的做法。2012年秋季,课改在高中三个年级全面铺开。
2013年6月,具有罗中特色的“1+1主体建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该模式的目标取向在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借助教材与导学案,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了教学理论“1+1”(即建构主义+主体认识论),教学理念“1+1”(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课型模式“1+1”(即自主学习课+展示点评课),教学内容“1+1”(即课标教材+学习资源包)和学习形式“1+1”(即个体自主+小组合作)。在新课堂的实操流程方面,学校在分层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编排座位,用导学案的方式,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当堂检测等环节,自主学习课和展示点评课一一对应安排,自主学习课用于学生完成导学案的预习,展示课用于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