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票占领学生家长朋友圈 微信评比变了味

教育动态2018-06-26才子老师

“孩子的学校正在参加评比,请帮XX小学投一票”,“我家孩子正在参加XX比赛,麻烦朋友们帮忙投个票”,“这是同事家的娃,拜托投一票,谢谢”……随着微信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朋友圈中给孩子拉票也成了越来越多家长头疼却又无可奈何的“工作”。

更令人不胜其烦的是,其中一些活动在投票前都需先关注公众账号。而这些公众账号,可能跟你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关联,不少人表示,一旦投完票就会立刻取消关注。这些拉票活动,背后都是些什么机构在发起?家长们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网友们又是如何看待呢?

发起方:“吸粉”容易“掉粉”也快

这类评比何以能够吸引到这么多的学校、老师和孩子去参与并使家长孜孜不倦地为之拉票呢?记者就此咨询了一名资深新媒体运营专员陈女士。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起方有官方背景,比如一些地方的教委、学校、知名媒体等,另一类就是纯商业机构,但他们会搞些噱头或提供有诱惑力的奖品”,陈女士说,“目的就是为各自的公号‘吸粉’,所以往往要求先关注公号才能投票,或者通过抽奖黏住用户”。

陈女士为记者提供了一个某都市报旗下的升学类服务公号,该公号正在发起一项“阳光男教师”评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了47位候选人,完全以票数高低来定胜负,投票之前要先关注公众号,完成投票后可参与抽取大奖iPhone6S。

“老牌都市报本身的公信力加上奖品的吸引力,参与面还是比较广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有时候一场活动下来就能“吸粉”上万人。而粉丝数量,正是这类公号的生存之本,反过来也有利于公号服务质量的提升。

而对于民营商业机构而言,往往评比只是“幌子”,攫取商业利益才是主要目的。比如由各类培训机构主办的才艺比拼。

徐女士是沈阳某民营少儿培训机构负责人,去年,她的机构就与当地电视台合作开展了几次小主持人的选拔,也采用了微信拉票的方式。“票数高低会作为参考,但是不会起决定性作用,主要还是为了宣传一下自己的品牌,扩大招生”,徐女士透露。

那么,通过这些途经吸收粉丝,到底能达到多大效果,又有多少可以长期保持住呢?

“还是可以达到一些效果,会有更多的家长来咨询”,徐女士告诉记者。但粉丝的后期维护却是个难题,“基本没什么活跃度,每天都会不停掉粉,有时掉十几个,多的时候掉几十个”,徐女士表示了无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