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过快上涨会伤害经济。”这是社科院副院长蔡昉的最新说法。蔡昉指出,工资过快的上涨意味着有过多的企业会变得困难。作为进步的一种机制,我们看到一部分承受不起高成本的企业已经垮掉了,可是另一方面,如果过快的话,的确会伤害我们的经济,有点承受不起。因此,我们并不需要工资无限制上涨。
站在用人单位的一面,蔡昉的说法很吃香;但站在普通员工的角度,却截然相反。其原因在于,现在的工资发放和增长现状,一乱二杂三无标准,工资高的高上了天,工资低的生活难保,员工获得报酬和用人单位确定工资,都是凭良心,也根本谈不上工资过快上涨,蔡昉的说法当然难以得人心。
蔡昉关于工资上涨的说法,应该是在经济大背景下的结论。笔者搜索的一个说法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日本工资的增长速度比美国快70%,从1950~1980年,日本用了30年时间让百姓的工资收入追上美国;当日本和美国工资收入持平的时候,日本人有了和美国人一样的购买力,国家不用担心消费低迷。而从1978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了30多年,工资水平却不能与美国、日本相比。扣除国内实际购买力高的因素,国内实际工资水平也达不到美国的20%。在制造业,我国劳动力价格甚至比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该数据来源有点早,但对工资上涨情况仍有一定的理性和说服力。
近几年来,我们的工资的确上涨较快,但国内生产总值长期保持在7%以上,员工工资上涨的标准不定,工资上涨的比例不定,严重制约了工资上涨的幅度。职工平均工资的统计数据,说明不了什么,企业高管的年薪在数百万元,无疑将三四万元的员工年薪拉高了许多。这样的工资现状和无规则的工资调整标准,都掩盖了太多并不乐观的员工生活窘态。蔡昉不是普通员工,当然不了解普通员工的工资及生活,站着说话不腰疼,网友们也不可能对“工资过快上涨会伤害经济”的说法有好感。
显然,由于职工工资上涨幅度和水平,因行业、企业和岗位、职位的不同,有的特殊行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上涨稳定,幅度也较大,但剔除一些特殊行业、特殊企业以及特殊岗位人员的工资,普通中小企业员工的工资或许根本不涨。即使工资在上涨,但也跑不过物价上涨,大多数群众消费水平始终徘徊在低工资水平上,员工对工资上涨的幅度不满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